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1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瓜霜霉病是河西走廊温室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普遍,病情发展迅速,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温室黄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997年以来,我们通过定点观察和试验示范,总结出温室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即以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通过优化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有效地采用生态防治和药剂防治,最大限度地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7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多.五氯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9种杀菌剂抑制胡萝卜类腊肠茎点霉(Allantophomoides carotae)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36.08、33.66、629.77、139.60、6.45、59.57、461.15、258.01、811.66μg/m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3510、2.8568、1.7424、1.9559、1.2060、0.1333、0.3462、0.7582、0.4984μg/mL;抑制芽管伸长的EC50分别为2.9593、1.5664、1.8296、8.7493、0.4228、0.1837、0.4486、0.5706、0.2128μg/mL。9种杀菌剂对该菌的作用方式不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均有抑制作用;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对产孢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但能够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但对产孢、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
为了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和病原类型,选取5个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按照出苗至拔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抽雄至吐丝、灌浆至完熟等4个生长阶段,采取5点取样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种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51种病原菌,其中真菌43种,细菌2种,病毒6种,侵染引起33种玉米叶部病害。其中,出苗至拔节有23种病原,引起3种玉米病害;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有30种病原,引起26种玉米病害;抽雄至吐丝有25种病原,引起22种玉米病害;灌浆至完熟有18种病原,引起15种玉米病害。尤其是玉米苗枯病有20种病原侵染,是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种类最多、最复杂的病害之一。制种玉米从出苗到成熟,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呈单峰状分布,大喇叭口期是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数量的高峰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 (Wakker)Boed.]、玉米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 zeicola Stout)、玉米球腔菌叶斑病[Mycosphaerella maydis(Pass.)Link]、玉米细菌性条纹病[Xan-thomonas capestris pv.Holcicola(Elliott)dy]、玉米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 and ropogrnis(E.F.Smith.)Stapp]、黑条矮缩病毒病(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等6种病害在河西走廊属新记录病害。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多,病原数量大,且多种病原复合侵染,多种病害叠加出现,造成田间病害症状复杂,识别难度大,流行蔓延迅速,田间诊断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44.
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 ,将生活垃圾分拣过筛后加入生物热性肥料和矿质化学肥料制成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苜蓿草施用化肥、垃圾复混肥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垃圾复混肥施用于农田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增产效果 ,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改善 ,苜蓿鲜草和干草重分别增加 40 .76t/hm2 和 13 .5 9t/hm2 ,产值增加 5 5 0 0元 /hm2 ,且改土培肥效果显著优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45.
系统研究了几种合成有机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合成有机土壤A组合,生活垃圾、羊粪、玉米秸、菜籽饼、粉煤灰及肥沃土壤容积比为0.20∶0.20∶0.10∶0.03∶0.07∶0.40,加入茄子专用肥发酵处理后,配制成人工合成有机土壤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发育。与对照(土壤栽培)比较,容重降低0.31g cm-3,总孔度、毛管孔度、空气孔度分别增加11.71%、4.80%和6.91%;自然含水量、蓄水量分别增加104.67g kg-1和94.93m3hm-2;有机质、速效N、P、K、CEC分别增加14.00 g kg-1、24.73mg kg-1、11.83 mg kg-1、42.91 mg kg-1和5.68 cmol kg-1;重金属离子Hg、Cd、Cr、Pb分别降低0.02 mg kg-1、0.03 mg kg-1、0.32 mg kg-1、0.54 mg kg-1;茄子株高、茎粗、单果重、单株果重、产量、产值、利润分别增加19.57 cm、0.34 cm、74.58g、0.55kg、19.01 t hm-2、1.63万元hm-2和1.05万元hm-2。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6.
垃圾复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牧草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进行化肥、垃圾堆肥、垃圾复混肥对牧草田间比较试验,垃圾复混肥与不施肥处理比较, 0~20 cm耕层土壤容重降低0.14 g/cm3,总孔度增加5.27%,>0.25 mm的团粒结构增加5.50%,自然含水量增加71.68 g/kg,贮水量增加181.12 m3/hm2,阳离子交换量增加7.03 cmol/kg,有机质增加1.77 g/kg,碱解N、速效P、速效K、分别增加20.51,2.95和13.27 mg/kg,pH值降低0.07.牧草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469.86和150.35 g,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增加65.20和16.30 t/hm2.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Hg,Cd,Cr,Pb的富集有明显减缓趋势.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7.
48.
针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病害,总结出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18种叶部病害田间诊断检索表,以供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河西走廊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找出了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设施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资金短缺,设施装备水平低,环境调控能力差,重产前、产中服务,轻产后服务,设施生产基地整体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以大力提高设施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设施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率为主要对策.分析了今后河西走廊设施农业应以蔬菜、花卉栽培为主,积极发展畜牧业,适当发展林果业,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标准化上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0.
<正>卓尼县地处甘肃省南部,甘南州东南部,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人口10.23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8.75万人,占总人口的86.8%,农村劳动力5.67万人,占总人口的54.5%,全县总土地面积813.7万亩,天然草原面积498.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1.3%,耕地面积19.32亩。全县境内多为丘陵山地和草甸草原,属高寒阴湿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冬长无夏,春秋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