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研究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放养鲢鳙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13年6 ~ 10月对该水域进行5次采样调查,并对浮游植物进行种类鉴定与数量统计,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优势种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71种,绿藻门最多,共26种,其次是硅藻门18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5种,隐藻门3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均为2种,黄藻门1种.浮游植物数量为5.83×106~ 1.57×107 ind/L,平均数量为1.05×107 ind/L;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66 ~2.74 mg/L,平均生物量为1.63 mg/L.多样性指数H为1.40~2.55,平均值为1.82;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9 ~0.47,平均值为0.43.根据TLI(∑)并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评价,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水质属于轻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2.
广式凉果成品中的微生物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类广式凉果中的菌落总数、真菌总数及其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凉果产品的菌落总数和真菌总数都比较低,符合国家标准,只有2类产品的菌落总数不符合国家标准:在16类凉果产品中分离到44株菌株,其中含有芽孢的细菌32株、不含芽孢的细菌3株、酵母4株、霉菌5株.含有芽孢的细菌是凉果中最主要的微生物种群,分属芽孢杆菌属中的11个种,其中地衣芽孢杆菌有16株,此外还发现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威胁的腊样芽孢杆菌和炭疽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3.
母猪乏情是集约化猪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饲养瘦肉型品种猪和采用超早期断奶的猪场,从而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方式是采用生殖激素人工诱导母猪再次发情。基于此,笔者采用氯前列醇钠等3种生殖激素对乏情大约克母猪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4.
以霍山米斛为试材,于采摘期采摘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霍山米斛,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为S1(松树锯末+石子,低矮大棚)S3(松树皮+石子,低矮大棚)S4(椰子壳+石子,低矮大棚)S2(石子,低矮大棚)S5(石子,仿野生)。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基质栽培的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数据显示,5种栽培基质的霍山米斛可以分为4类:S1单独一类、S3单独一类、S4单独一类、S2和S5一类。试验旨为霍山米斛的最佳栽培基质选择和初步判定栽培基质的种类提供依据,以期充分地开发霍山米斛资源。  相似文献   
45.
中国的谷物糠麸产量巨大,但未被充分利用,附加值低。小麦麸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含量较高,吸水性较强,易霉变,易被呕吐毒素污染。米糠CP、粗脂肪(EE)含量较高,但易发生酸败。黑麦麸、燕麦麸、高粱糠的CP含量较高,而玉米皮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高。糠麸矿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而微生物发酵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增加食品、饲料中活性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能降低糠麸抗营养因子含量,将无法利用、利用率低的成分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蛋白质含量及消化率。目前糠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少部分使用食用真菌。研究表明,发酵糠麸富含有益代谢产物,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抗氧化剂、益生菌来源,在合理利用糠麸的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发酵利用糠麸饲料能够达到一物多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解决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者综述了糠麸的营养价值、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以期为发酵糠麸的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6.
燕山北部山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及其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等级评分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优良种质,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选育提供借鉴。[方法]在燕山北部山区收集板栗农家种和优良单株种质63个,以燕山早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种质种子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利用等级评价法和因子评价法综合求出各种质品质评价的排名。[结果]在63个种质中,单果鲜质量QX63的最大,为13.6 g,QX59的最小,为6.5 g,平均值8.7 g;含水量QX61的最大,为50.7%,QX38的最小,为37.6%,平均值为42.9%;可溶性糖QX6的最大,为17.1%,QX53的最小,为4.8%,平均值9.8%;淀粉含量QX62的最大,为58.6%,QX5的最小,为17.4%,平均值为34.3%;可溶性蛋白QX39的最大,为1.1%,QX52的最小,为0.16%,平均值0.56%。品质综合评价前20名依次为QX42、QX34、QX8、QX43、QX7、QX6、QX41、QX35、QX55、QX22、QX61、QX2、QX4、QX30、QX52、QX40、QX11、QX5、QX49、QX58。[结论]不同板栗种质之间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品质指标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QX42可以作为早熟种质,并且为最优种质;QX34(第2)、QX35(第8)可作为晚熟种质。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含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作为唯一淀粉来源配制的3种饲粮,饲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5和0.44。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42 d。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收集盲肠食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盲肠食糜的pH(P<0.05);2)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3)对于肠道微生物氮代谢产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食糜中氨态氮、腐胺、总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食糜中尸胺和色胺的含量(P<0.05);4)对于微生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普雷沃氏菌属的数量(P<0.05),而降低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增加了食糜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Ⅳ和梭菌ⅩⅣ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给育肥猪饲喂含有高直链的豌豆淀粉改变了其盲肠食糜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发酵模式,增加了部分有益菌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产物的含量,这提示摄食含有高直链的淀粉有利于维持宿主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8.
苹果树夏季修剪技术要点陈卫东为调整苹果树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促进花芽形成,实现早果早丰,稳产高产,适时搞好夏季修剪至关重要。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摘心和扭梢。对于骨干枝背上和先端萌生的新梢,除延长技和侧生平斜枝外,对强旺枝可进行重摘心,对中庸校进行扭...  相似文献   
49.
楼建华  陈卫东 《农机化研究》2003,(4):226-228,231
在Authorware中,通常用下拉式菜单响应制作菜单。这种方法直观、简捷,仅限于制作菜单栏上的单级子菜单。调用UCD函数可制作出用户所需的各种菜单,但相关研究甚少。为此,给出一些UCD菜单函数的基本格式、功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选取72头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4%和8%的黑水虻幼虫粉,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进行为期46d的试验(其中预试期4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提高了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而添加8%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但显著减少了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血清中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可调控机体与氮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机体氨基酸平衡,说明黑水虻幼虫粉可作为新型优质蛋白质原料应用于育肥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