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0篇
  5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短花针茅叶片解剖结构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物种,在放牧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的抗旱性可为草原物种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短花针茅叶片石蜡切片对叶片实际结构进行矢量化,统计各结构面积、厚度、密度等参数,选择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叶片面积、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主脉维管束导管腔/主维管束面积、表皮细胞密度和表皮毛密度等6个指标进行统计得到叶片结构数据,随后分别对8个样地的叶片结构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CCA分析,对叶片结构与主导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为了适应高温、干旱的生长环境,短花针茅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2)影响8个样地短花针茅叶片结构差异的主导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水分因子居于次要地位;3)短花针茅叶片维管束和叶面积的比值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主维管束导管腔与维管束面积的比值与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4)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相似性矩阵和遗传相似性矩阵之间不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2.
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研究了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及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定量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6.8% ~90.1%,相对标准偏差为3.85% ~5.24%,最小检出量0.01 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施用有效成分96.43 g/hm2的原始沉积量>施用有效成分48.21 g/hm2的原始沉积量,间隔期7 d连续施药两次的原始沉积量>施药1次;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早季的消解系数(︱k︱)=0.174 75±0.000 15,半衰期(T1/2)为4.0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26.3 ~26.4 d;晚季︱k︱=0.108 35±0.004 95,T1/2为6.1 ~6.7 d,T0.99为40.6 ~45.5 d。在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区,茚虫威按常规施药量(有效成分67.50 g/hm2)及施药方法,2006年晚季施药1次与间隔期7 d连续施药两次,在末次施药后25 d、30 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65 ~0.102 mg/kg和0.032 ~0.081 mg/kg;2007年早季间隔期7 d 连续施药两次,在第2次施药后15 d,最终残留量为0.097 ~0.132 mg/kg,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日本规定的MRL(0.2 mg/kg)要求。  相似文献   
113.
乐果在香蕉、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香蕉上科学、安全地使用乐果,研究了乐果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田间试验方法,依据GB/T 5009.20—2003和GB/T 14552—2003对乐果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香蕉中,乐果有一定原始沉积量,其残留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2种不同处理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1.4009·e-0.2404t、C=2.2820·e-0.2369t,半衰期(T1/2)分别为2.9、3.0天;在土壤中,乐果的残留降解动态方程为C=4.5025·e-0.2348t,T1/2为3.0天。距第2次施药后62~66天,最终产品残留量在香蕉及其土壤中均未检出乐果残留量(检出限为0.005 mg/kg)。福建蕉区在香蕉生产上科学合理施用乐果,最终产品质量可符合NY/T 750—2011中规定的MRL要求,同时最终对蕉园土壤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14.
阐述了慕课的源起和发展背景,分析了慕课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讨论慕课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图书馆在慕课项目方面可开发的服务模式及其实施步骤。研究慕课的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有助于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导向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阐述现行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根据激励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6.
试验3种常见重金属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Hg2+、Ni+、Mn2+ 3种重金属对大型溞的48 h的EC50值分别为0.0211、2.18和35.6 mg·L-1,其毒性大小依次为Hg2+>Ni+>Mn2+。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3部分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中的分级标准,本研究测定的Hg2+对大型溞毒性为剧毒级,Ni+为中毒级,Mn2+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117.
研究林下仿生栽培、露地遮阳网栽培和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鸭儿芹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地和色泽以林下仿生栽培为最佳;株高、株幅和产量以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8.
一、选用高产潜力品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在影响小麦产量增长的各因素中,品种作用占35%~40%。因此,必须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在选好品种的同时,还应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是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产量为10000kg/hm^2的,其群体结构为:基本苗为180万~210万/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8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倍,穗数为650万~750万穗/hm^2,每穗粒数为40~42粒,千粒质量为42~45g。  相似文献   
119.
乙酰甲胺磷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乙酰甲胺磷对8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对鹌鹑、蜜蜂、大型属高毒级,对家蚕属中毒级,对斑马鱼、斜生栅藻、泽蛙、蚯蚓属低毒级。田间使用时,避免药液进入保护区水域,以免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防止鸟类摄入,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和鸟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0.
气相色谱法测定豌豆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建立了豌豆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提取、净化及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方法的农药残留采用乙腈提取、填有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可达84.1%—90.8%,最低检出限达0.01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