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352篇
  277篇
综合类   2438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309篇
畜牧兽医   1573篇
园艺   289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甘蔗种植是南宁市武鸣区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为尽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高效节本增效技术,使甘蔗种植能够在总产量增加的前提下,降低基础成本,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结合生产实践,明确未来主要发展方式,对武鸣区的甘蔗种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武鸣区甘蔗种植方式武鸣区地理条件符合甘蔗种植需求,在政府部门的引领下,武鸣区将“乡村振兴、农业优先、农机先行”作为主要执行原则,广泛开展了农机化业务建设与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工作,从而强化了地区甘蔗种植基础效率,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理想目标。目前,武鸣区拥有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包括耕作、收获、植保、秸秆处理等。研究分析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将其与武鸣区种植特征相结合,能够实现理想发展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种植收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甘蔗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32.
优质茶园种植模式可提高茶叶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实现贵州山区经济与生态双赢有一定借鉴意义.为筛选适宜的茶叶种植模式,以印江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深入访谈和对比分析其产投,结果表明:印江3种茶叶种植模式与人工直接关联效益明显,投入系数为茶园养鸡(0.8588)>茶叶单作(0.7605)>茶加规模化养鸡企业(0.665...  相似文献   
133.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河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不仅有助于明确其与自然、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关系,还可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河北省为研究区,利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基于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探讨区域景观格局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在模拟结果层面,河北...  相似文献   
134.
利用超声波技术焊接塑料和金属是一种常用的接合工艺,科学研究和试验证明这种工艺同样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像木材这样的天然材料。以前有人利用塑料销钉作为连接元件,借助于超声波使塑料销钉部分地熔化而渗注入带宏观孔的木材组织中然后再凝固,从而将木材构件连接。  相似文献   
135.
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作用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水力侵蚀的微观描述即为土壤团聚体的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力学以及水文特征,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因此,对近2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从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物理、生物、电化学作用3个研究视角,分析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这对深入认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展根-土相互作用的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之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M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目前国内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集成度差的弱点,根据物联网的技术规范,结合种质库的工作需要,设计了高度集成的辽宁种质库物联网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38.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岩溶环境烟水配套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对烟草地土壤-烟草系统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烟草地土壤镉含量0.12~0.67 mg.kg-1,平均0.40 mg.kg-1,已遭轻度-中度污染。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植酸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镉分别为0.024、0.100、0.033、0.067、0.096、0.019 mg.kg-1和0.016 mg.kg-1,其中离子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和腐植酸态占66%。全镉与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铁锰结合态,水溶态与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显著正相关,揭示了镉形态间的转化关系及其对烟草的潜在影响。烟株上部烟叶镉含量1.04~1.59 mg.kg-1,茎、根中镉残留量为0.2~1.4 mg.kg-1,可能与源自K326的主推和示范品种对镉的提取效率高有关。因此,建议采用吸收镉低的烟草品种和合理的差异性水肥管理措施,固定土壤中活性态镉,降低土壤镉向烟株的转移,以保障烟叶品质,同时妥善处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介绍了农田环境重金属污染分析工作流程、关键性空间插值技术及WebGIS系统开发现状,引入先进的RIA技术与REST技术,构建基于Flex的RIA客户端技术与REST服务技术的WebGIS体系结构;针对系统需求分析,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且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利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基于WebGIS平台开发出了具有集查询检索、空间统计分析、污染分布特征识别及动态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田环境重金属安全等级划分系统.并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对系统各个功能进行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洛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国实施的重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对区域植被覆盖及土壤侵蚀产生重要影响。以洛河流域(陕北黄土高原部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域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结合流域降雨、土壤类型、DEM、植被覆盖等数据,定量分析了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洛河流域2000—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2005年;(2)洛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植被NDVI平均值增大,耕地变化区域植被NDVI值增加幅度高于耕地未变化区域,表明耕地变化区域植被NDVI增加对耕地区域总体植被NDVI值增加贡献较大;(3)降雨侵蚀力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影响。受降雨侵蚀力增大影响,2000—2010年洛河流域土壤侵蚀呈增加趋势;不考虑降雨侵蚀力变化情况下,洛河流域土壤侵蚀呈减少趋势,反映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土壤侵蚀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