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葡萄制品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选择→消毒→清洗→除梗→破碎→加热提色→压榨→过滤→澄清→均质→杀菌→装罐贮存→调配→精滤→装瓶→杀菌→贴标签→成品。  相似文献   
42.
黄瓜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活性菌株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植物内生放线菌中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和寻找新的农用活性代谢产物,可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结果发现黄瓜幼苗的根、茎、叶中均有内生放线菌的存在,根组织中的数量、种类明显多于叶片和茎,占总分离株的72.7%,以链霉菌的淡紫灰类群、灰褐类群为主。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瓜内生放线菌中对12种靶标真菌和6种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占46.8%和39.0%,主要为分离自根组织的链霉菌淡紫灰类群。分离自黄瓜叶片的gCLA4菌株抑菌谱较广,其发酵滤液对供试12种靶标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对靶标细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rectus)。  相似文献   
43.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膜下滴灌技术实现了精细灌溉,但不是使用了加压滴灌工程就一定能够获得高产,还必须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才能发挥它的增产作用。现将膜下加压滴灌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4.
利用1989年和2002年生长季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处理并提取阴山北麓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相关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开展景观格局变化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①耕地、灌木林地、高覆盖草地和中覆盖草地是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的主体类型。从相对动态度来看,未利用土地类型是景观格局中变化程度最剧烈的单元;从绝对动态度来看,中覆盖草地类型对阴山北麓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贡献最大。②从土地利用转化矩阵来看,研究区的耕地、林地、灌木林地、低覆盖草地和未利用地类型都明显增加,高覆盖草地和中覆盖草地类型显著减少,而水体和城镇用地占地面积小,变化不明显。③1989~2002年,研究区斑块密度、边界密度都有所增加,聚合度减少,说明在这13年间这一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多样性指数减少,说明景观类型呈现单一化趋势。  相似文献   
45.
植物内生放线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葫芦白粉病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叶盘筛选试验,从50个内生放线菌菌株中筛选出2个防病效果较好的菌株,叶盘筛选试验发现菌株GKSHJA和PR1-8的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佳,分别达到60.98%和63.22%。温室人工接种白粉病菌的盆栽试验发现,GKSHJA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前、接种后24 h喷雾,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55.22%和16.44%;菌株PR1-8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1.94%和24.39%,且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7.81%和30.19%。在自然感病的田间试验中,菌株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56.33%和69.88%。这些结果表明,菌株GKSHJA和PR1-8作为防治瓜类白粉病的生防菌株,具有开发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46.
牛初乳粉的保健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初乳富含多种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本文介绍了利用牛初乳粉(BCP)所做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观察,证实BCP在增进免疫调节、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锌吸收及智力发育、抗衰老、抗诱变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胡麻是新疆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含油率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为了探究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情况,研究以5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产量和籽粒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14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在4.00%~27.00%,其中株果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且亚麻酸与碘值及株高与工艺长度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显示,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的产量及籽粒品质特性间存在差异,伊宁市、木垒县和拜城县最适种植的胡麻品种是伊亚4号,特克斯县和叶城县最适种植的分别是陇亚10号和坝亚3号。此外,伊亚4号和坝亚3号种植在叶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而陇亚10号、定亚26号和内亚10号种植在拜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研究认为,良种区域化是提升新疆胡麻生产效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K4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要点等。  相似文献   
49.
新疆阿图什是我国木纳格葡萄的最大产区和优势产区,近年来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危害逐年加重.为有效控制危害,笔者于2006-2008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系统观察,掌握了斑叶蝉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0.
内生放线菌gCLA4对辣椒疫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皿内对峙试验从242株供试内生放线菌中筛选到辣椒疫霉病菌拮抗菌62株,抑菌带宽度≥5mm的24株,占试验总菌株的10%,分别分离自黄瓜、牛蒡等9种植物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用管碟法进行抑菌活性复筛,发现其中6株的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大豆疫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20 mm,其中gCLA4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滤液能够强烈抑制病菌孢子囊的形成及游动孢子的释放,原液对孢子囊形成及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高达100%和96.2%,稀释50倍后的抑制率仍分别达95.3%和85.6%,并且对其菌丝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CLA4对苗期的辣椒疫病有较好防效。接种疫霉菌前48 h2、4 h和0 h以20 mL/盆(2株/盆)浇灌gCLA4菌株无菌滤液于辣椒苗基部土壤,接种后7 d调查病株率,其防效分别达100%、92.3%和80.8%,而接种14 d后分别为77.8%、55.6%和36.1%,说明该菌株无菌滤液具有开发成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