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针对日益严重的除草剂乙草胺药害问题,利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乙草胺浸种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状况、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GSH含量和GST活力存在差异,其中在乙草胺诱导浓度为40 mg.L-1时,对乙草胺抗性最高的玉米品种自交系Lx347的GSH含量和GST比活力增加量最多,且对叶部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比较不同防治方法对哈密瓜-棉花间作田棉蚜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不同防治方法对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田间释放普通草蛉卵和使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处理对棉蚜进行防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比较不同防治效果及田间天敌种群动态的变化.[结果]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4.77;、67.09;和78.26;,对棉蚜进行药剂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84;、-0.12;、9.04;.生防田7、10和15 d后的田间草蛉类和瓢虫类数量显著多于化防田,10 d时蜘蛛类数量显著高于化防田,7和15 d时蜘蛛类数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防治效果持续期较长,而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持续期短的特点;生物防治较化学防治相比,对天敌昆虫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近年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三聚氰胺(蛋白精)、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消费者的恐慌,畜产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确保畜产品安全,最主要的是规范畜禽养殖投稿产品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控制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招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羊痘病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羊痘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等作一概述,以期为广大养殖同仁有效防控羊痘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就在此大背景下先对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概念与意义作简要介绍,再对现如今我国目前动物疫病监测的发展现状作全面分析,最后再对如何通过加强对动物疫病监测的方式来推动兽医工作方式的转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6.
147.
自2004年7月在哈密市伊州区葡萄上首次发现葡萄斑叶蝉以来,近几年该虫已成为哈密庭院葡萄上的主要害虫,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叶片被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品质。因此有必要探讨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8.
不同菌种添加对番茄渣混合青贮发酵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渣与不带穗玉米秸以1∶1比例混合,分别调制乳酸杆菌、复合菌、米曲霉添加或不添加青贮的饲料,讨论添加不同菌种对番茄渣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菌种后均能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降低pH值,其发酵处理效果为复合菌>米曲霉>乳酸杆菌;添加米曲霉能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P<0.01)和干物质消化率(P<0.01),分别达到14.76%和78.84%。综合评价,番茄渣混合原料中添加米曲霉的发酵处理效果最佳,复合菌的效果介于米曲霉和乳酸杆菌之间。  相似文献   
149.
以清丰县为例,运用GI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施肥试验中的最高单产为统一衡量标准,研究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一致性问题并对2种评价结果进行衔接。研究结果:清丰县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分等结果空间一致性达到66.43%;引起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指标主要有耕地地力评价因素中的地下水矿化度,以及农用地自然得分评价因素中的盐渍化程度;建立了同一地区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与耕地地力评价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研究结论:通过衔接模型,可以实现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阜康市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