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00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426篇
林业   1773篇
农学   800篇
基础科学   244篇
  4778篇
综合类   11652篇
农作物   1246篇
水产渔业   537篇
畜牧兽医   17767篇
园艺   407篇
植物保护   116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4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810篇
  2011年   3275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2697篇
  2007年   2780篇
  2006年   2728篇
  2005年   2668篇
  2004年   2715篇
  2003年   2436篇
  2002年   2217篇
  2001年   1496篇
  2000年   1863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429篇
  1992年   412篇
  1991年   420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365篇
  1987年   388篇
  1986年   297篇
  1985年   286篇
  1984年   332篇
  1983年   294篇
  1982年   298篇
  1981年   201篇
  1980年   193篇
  1979年   143篇
  1978年   140篇
  1977年   107篇
  1976年   92篇
  1974年   98篇
  1966年   96篇
  1963年   152篇
  1959年   92篇
  1958年   104篇
  1957年   1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精子及其相关精浆中所含的脂肪成分在组成和脂肪酸成分上是非常独特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即具有 2 0或 2 2个碳原子并含三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在绝大多数主要组织所含脂肪中的含量非常有限 ,但在精子和精浆中的含量相当高 ,并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油脂的这种特性现在日益被认为是使受精最终成功所特别需要的。本综述根据最近一的些研究结果撰写而成 ,从精液质量和功能的一系列决定因子的角度论述了使现代种公猪精子中脂肪 /脂肪酸参数最佳化的可能性 ,可见人们对一系列参数所作的一系列重要研究 ,产生了使公猪和母猪的繁殖能力都得到提高的高度有益结果。文章还从主要的营养学特性和化学特性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并与其它家畜进行了比较 ,还讨论了其对猪繁育部门可能的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放牧野牛 (31月龄 )、舍饲野牛 (18月龄 )、放牧肉用母牛 (4~ 7岁 )、舍饲阉牛 (18月龄 )、自由放牧的母驼鹿 (3~ 5岁 )的背最长肌 (L D)、半腱肌 (ST)和冈上肌 (SS)中及鸡胸部肌肉中脂肪酸百分含量和胆固醇浓度 (n=10 )。脂类通过毛细气液色谱法 (GL C)进行分析。放牧野牛的总饱和脂肪酸 (SFA)极显著高于舍饲野牛 (P<0 .0 1) ,放牧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极显著于舍饲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酸。驼鹿和放牧野牛中的 SAT肌肉类似(P<0 .0 5 )。在背最长肌中 ,驼鹿和放牧野牛的多不饱脂肪酸 (PUFA)含量最高 (P<0 .0 1) ,舍饲野牛各块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 (P<0 .0 1)。放牧野牛和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极显著地高于舍饲野牛或阉牛。放牧饲养动物的 n- 3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或鸡胸部的 n- 3脂肪酸含量 (P<0 .0 1)。鸡胸部 n-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野牛、肉牛或驼鹿肌肉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驼鹿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牛或肉牛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 ,然而放牧饲养动物半腱肌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半腱肌中 n- 6脂肪酸含量。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CL A ,18∶ 2顺 - 9,反 - 11)  相似文献   
125.
小麦育种的一项重要任务仍然是培育可行的商用杂交小麦。获得充足的异花授粉的有效方法有赖于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与优良恢复系(R-系)的结合。有70多种雄性不育胞质,能引起普通小麦的雄性不育。其中,提莫菲维(T.tumopheevii)、Aegilop Kotschyi和Ae.ventricosa胞质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最为广泛,前者(T-型胞质雄性不育,T-  相似文献   
126.
由Diatraea saccharalis引起的小蔗螟对甘蔗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而培育抗性品种非常重要。小蔗螟幼虫通过在茎秆节间钻洞和化蛹来损害甘蔗。通过机械钻洞,营养物质输送中断,直接减少了茎秆重量,严重时造成茎秆毁损。这种机械损毁作为病原体传入的通道,造成茎秆重量和品质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7.
水稻对低温最敏感的生育期是孕穗期,特别是从四分体到早期小孢子阶段,主要受害特征是由花药发育不完全和花粉败育引起小穗授粉失败。孕穗期低温还能引起小穗退化。水稻对低温的第二个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低温阻碍了开花,在此期间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都受到了影响,导致了不育小穗的增加。在日本北部和其它国家,如加利福尼  相似文献   
128.
四、菜籽饼对甲状腺的毒性菜籽饼中含有致甲状腺肿因子。试验表明,菜籽饼中的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皆可产生对甲状腺有毒的产物,尽管各自的作用方式可能不一样。(口恶)唑烷硫酮、各种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和某些睛类物质能够降低甲状腺对碘的摄取、碘化反应和 T_3:  相似文献   
129.
试验的目的是要证实不同品种的猪之间存在着基础免疫和生长特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猪的日龄不同引起的。分别选取4、8、12周龄的波克夏猪(36头)、杜洛克猪(18头)、梅山猪(54头)、长白和约克夏的杂交后代白猪(36头)、约克夏猪(36头)来进行基础免疫,血浆中的皮质醇浓度和生长性能差异的试验。所有试验猪均在17~21d之间断奶,并且转移到同样环境下的仔猪舍中待试验。试验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的数量和差异性、血浆中皮质醇的浓度、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吞噬细胞、嗜中性嗜菌细胞和细胞的趋化性。在所有各日龄的猪中,梅山猪的皮质醇浓度最高,而约…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