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基于新兴技术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征  方芳  彭祚登  闫磊 《种子》2012,31(8):52-55
种子活力即种子在田间条件下,迅速整齐萌发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力。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绪言中已对种子检验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农业上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播下的种子没有生产潜力,不能使所栽培的品种获得丰收"。因此,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活力检测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有很多,如:ATP含量测定、电导率法、TTC法等。为了使活力检测实现高效、快捷,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检测重现性,近年来新兴技术(如:近红外技术、Q 2技术、激光散斑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不断的被应用到种子活力检测中。本文介绍了新兴技术在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并对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溶剂制备植物提取物,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排序;结果表明:银杏、马缨丹、曼陀罗、毛曼陀罗、蓖麻、苘麻和万寿菊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强的活性;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统毒力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银杏的甲醇提取物对所试线虫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并分析了一些提取物的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23.
腐植酸钾对小白菜产量、生理特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以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四月慢’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水平(0、0.01%、0.1%、0.3%、0.5%)的腐植酸钾,研究其对小白菜产量、生理特性以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可显著改善小白菜产量,且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7.1%;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改变。此外,施用腐植酸钾后小白菜N、P、K含量均增加,其中N、K上升显著。小白菜植株的N、P、K总积累量先上升后降低,均在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总积累最大,分别提高56.4%、37.3%、50.7%。施用腐植酸钾后小白菜植株N、P的养分吸收效率(AE)、养分偏生产力(PFP)和养分干物质效率(DME)比对照显著增加,且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1%时增幅最大;N含量分别提高55.6%、42.2%和42.2%,P含量分别上升40.0%、40.0%和30.0%。K的AE、PFP和DME在0.01%和0.1%时高于对照,0.3%和0.5%时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分析不同DHI实验室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旨在探索不同实验室测定数据一致性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全国20个奶牛场的6 281头奶牛,每头采集3个平行奶样,其中1个由所在区域的DHI实验室进行检测,剩余2个样品由河南省DHI实验室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对河南省DHI实验室与其他地区实验室检测的DHI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即对各地区实验室与河南省DHI实验室测定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同时比较2020年与2021年河南省DHI实验室与各地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评分的R2分别为0.765、0.845、0.724、0.680、0.834(P<0.01),河南省DHI实验室与其他各地DHI实验室检测结果,除总固体外,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体细胞评分均存在中度相关性,且2021年各指标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高于2020年。此外,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评分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765、0.844、0.699、0.661...  相似文献   
125.
闫磊  赵彦坤  朱辉  何彩  晋敏  胡芳  刘伟 《草业科学》2023,(6):1559-1567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盐、旱胁迫下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发芽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浓度NaCl处理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显著(P <0.05);5%和10%PEG溶液对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P> 0.05),在30%PEG溶液处理下,霸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2)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幼苗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NaCl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60 mmol·L-1时,SOD和POD活性出现峰值。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SOD活性逐渐增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盐、旱胁迫抑制霸王种子萌发,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表现出萌发时间晚、累...  相似文献   
126.
建立了一种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在饲料中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样品提取液选用浓度为0.1 mol/L的Na2EDTA-Mcllvaine。四种药物在0.1~5.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LOD)为0.5 mg/kg,定量限(LOQ)为1.0 mg/kg。加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土霉素86.2%~88.4%,四环素82.1%~88.5%,强力霉素70.1%~78.1%,金霉素71.2%~74.5%,相对标准偏差(RSD)≤6.0%(n=6)。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选择性强,适用于饲料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7.
为探究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油菜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在150 mmol/L盐胁迫下设置5个外源脯氨酸水平(0、0.25、0.5、1和2 mmol/L),探究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抗氧化系统、渗透物质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显著抑制油菜的生长,较低浓度(0.25 mmol/L和0.5 mmol/L)外源脯氨酸均可促进油菜的生长,相比0.25 mmol/L 外源脯氨酸,施用0.5 mmol/L对油菜长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少叶片Na+积累,提高K+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降低活性氧含量。另外,0.5 mmol/L外源脯氨酸还可以促进油菜叶片脯氨酸等渗透物质的积累。而施用较高浓度(1 mmol/L和2 mmol/L)外源脯氨酸不仅没有缓解盐胁迫,还对油菜叶片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综上,盐胁迫会对油菜生长造成损伤,而施用适量外源脯氨酸能够激发抗氧化系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油菜生长的抑制,提高油菜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究霸王种子萌发特性,为种群更新及环境适应机理提供理论指导。以霸王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光照设强光、弱光、无光3个处理,温度设15、20、25、30、3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霸王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温度则影响显著,适宜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为15~20℃,其中20℃吸胀当日萌发,15℃吸胀次日萌发,35℃吸胀第3日萌发;15℃延长萌发终期至吸胀第8日,≥20℃萌发终期为吸胀第6日。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穗长在决定小麦穗的构造和产量潜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挖掘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小麦穗长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解析其遗传效应,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突变体msf和川农16构建的198份F6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MC群体)作为研究材料,于2020—2021和2021—2022年生长季,在四川温江区、崇州市和雅安市(2021WJ、2022WJ、2021CZ、2022CZ和2021YA)进行试验,对5个环境下的穗长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基于16K SNP芯片构建的高质量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长性状位点进行定位。另外,根据穗长主效QTL侧翼标记的基因型分析主效位点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从而评估其对产量提升的潜力。【结果】共鉴定到14个控制穗长发育的QTL,主要分布在1A(1个)、1B(1个)、2B(1个)、3D(3个)、4A(1个)、4D(2个)、5A(1个)、5B(1个)、7A(1个)、7B(1个)和7D(1个)染色体。其中,QSl.sau.1A在4个环境及最佳线性无...  相似文献   
130.
沙埋是荒漠植物自然更新中种子萌发及成苗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为研究霸王种子出苗对沙埋的需求,设置5个沙埋处理深度,分析霸王出苗率及幼苗株高生长。结果表明:不同深度沙埋处理下霸王幼苗出苗率及株高差异有效,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其幼苗的出苗率和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埋深3 c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7%和2.30 cm。总之,霸王种子出苗对沙埋的需求范围为埋深1~7 cm,最适沙深为1~3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