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含氮量的影响,探讨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生长和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植物对亚适宜温光逆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亚适宜温光处理5、10 d。亚适宜温度为18/12℃,亚适宜光照强度为(200±20)μmol/(m2.s)。[结果]亚适宜温光环境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生物量的积累和叶片含氮量,但对黄瓜根系含氮量基本无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和b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处理5 d时气孔限制为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限制因素,10 d时非气孔限制为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限制因素。[结论]该研究可为寻找调控亚适宜温光环境的有效措施,指导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3.
王族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到7m,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为美国海棠系列品种之一,是一个集红叶、红花、红果甚至枝干亦可观赏的彩色绿化优秀品种。我国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栽培。一、形态特性 王族海棠株形俏丽,  相似文献   
74.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降解地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试验以番茄(甜脆脆)为材料,以聚乙烯地膜(PE)为对照,研究PBAT/PLA木质素生物降解地膜(MZS)、PBAT/PLA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FZS)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有所差异,覆盖MZS地膜后土壤真菌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FZS地膜,覆盖FZS地膜后土壤真菌Ascomycota和细菌Verrucomicrobiota、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和MZS地膜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覆盖PE地膜;相较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地膜番茄茎粗分别显著增加5.99%和3.14%。以上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其中覆盖FZS地膜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6.
温室栽培基质耗水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指导温室精确灌溉,对温室内气温、湿度、光照与不同栽培基质水分蒸发量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纯水日蒸发量回归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的水分日蒸发量,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番茄需水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日光温室水日蒸发量和基质水分日蒸发量,使用温室水蒸发量对未种植作物的园田土基质蒸发的回归模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而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对种植番茄的园田土水分日消耗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77.
管花肉苁蓉花序不同部位种子质量与 有效积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有效积温对管花肉苁蓉花序不同部位种子质量的影响,测定了花序不同部位蒴果发育的有效积温,及其蒴果中种子的大小和萌发率。结果表明,花序不同部位蒴果有效积温有差异,中部蒴果有效积温比上部蒴果有效积温高约104℃;中部蒴果中种子直径≥0.7mm和0.5-0.7mm的种子所占百分比高于上部;而且中部蒴果中种子千粒重大、萌发率高。蒴果发育有效积温的不同是导致管花肉苁蓉花序基部和中部种子质量高于上部种子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不同雷诺数下混流式水轮机密封间隙通道内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全  尹锐  闫妍 《排灌机械》2014,(7):611-616
针对水轮机密封间隙流道空间尺度相差较大,为实现对间隙流道的整体精确计算,文中采用分步投影法,求解间隙流道内不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为更好地捕捉到间隙通道内的涡结构特征,对梳齿密封间隙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在壁面边界处进行网格加密.扩散项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格式,对流项采用Quick迎风差分格式.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流动雷诺数下间隙流道内速度、压力及涡量的分布规律,同时得到顶盖压力、间隙流道产生的轴向推力和转轴力矩.计算结果表明:流体从间隙进入梳齿空腔后,形成典型的旋涡耗能结构而耗散部分动能,对降压节流起到主要作用,同时,雷诺数对腔体内的旋涡形态影响较大.计算结果有助于理解不同流动雷诺数下水轮机密封间隙渗漏流道内复杂流动的真实物理机理以及密封间隙对轴系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摘要:为筛选高品质风味番茄品种,明确优质番茄品质指标,在日光温室对22个不同番茄品种果实 的商品性状、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测指标量化分析,构 建番茄果实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此确定了高品质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影响番茄品质指标的权重排序 为: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硬度>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糖酸比>单果质量> 果形指数,其中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权重和为0.646 4,是决定番茄果实营养品质的最主要指标。依据果 形指数、单果质量及硬度指标筛选出商品性状较好的品种为瑞星五号、意佰芬-5、中杂302;依据可溶性 固形物、有机酸、糖酸比及可溶性糖含量指标筛选出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为惠福、嘎啦果、吐尔奇;依 据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番茄红素含量指标筛选出营养品质较好的品种为惠福、京番309、吐尔奇。基 于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京番401、瑞星大宝、金棚八号、京番309及普罗旺斯5个品种为优 质高产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为研究区域,借助群落分层取样方法,科学估测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碳分配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400.56 g C/m2,其中羊草-杂类草(585.18 g C/m2)、冷蒿-其他小禾草(505.68 g C/m2)以及克氏针茅群落(501.45 g C/m2)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碳密度。2)内蒙古典型草原拥有32.26×106 hm2的面积,贡献了112.76 Tg的生物量碳,其中地上生物量碳20.42 Tg,地下生物量碳92.34 Tg。3)根冠比(R∶S)分布上,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根冠比数值为4.52,要大于一般草地类型。4)地下生物量碳(BGB)沿土壤深度的分布情况,糙隐子草、克氏针茅、羊草-杂类草、羊草-丛生禾草、大针茅、冰草等草本群落均属于“指数型”,即BGB沿深度分布符合指数函数,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壤层;冷蒿-糙隐子草、冷蒿-其他小禾草、差巴嘎蒿群落等灌丛群落的BGB分布曲线为“抛物线形”,其地下生物量碳主要分布于20~40 cm土壤层,不符合指数函数但符合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