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在如皋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春季3月底4月初的晚霜,此时桑树的桑芽正处于脱苞期至大雀口期.虽然仅仅是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2004年4月4日凌晨如皋市6667 hm2桑园遭受晚霜袭击,湖桑32、197、199号等中晚生桑处于脱苞期,而育71-1,农桑14、12号等早生桑处于大雀口期,其受灾面积和程度为40年不遇.为了确保春蚕生产正常进行,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全市春蚕生产仍取得了理想成绩,春蚕发种仅比去年同期减少8.2%,张产达到44.42 kg,比去年还增1.2 kg.  相似文献   
22.
<正> 蚕桑生产是如皋市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为如皋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蚕桑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已成为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23.
农业的信息化是新世纪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蚕桑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蚕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蚕桑产业的竞争优势。下面笔者将从构建数字蚕桑的意义、基础条件、构建目标、实施要求、预期效益、发展建议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4.
如皋市桑蚕病虫害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如皋市为了及时、有效地预测、预防、控制和扑灭急重桑蚕病虫害,建立了“桑蚕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将桑蚕病虫害实行分级监控,制定分级预警级别指标和控制技术,建立信息发布体系,将应急物资贮备机制等纳入体系建设的内容。该体系实施以来提高了对桑蚕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水平,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了桑蚕病虫害的发生,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桑蚕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5.
生态蚕业代表了现代蚕业的发展方向,从蚕桑产业生产过程中自然合成的干物质转换出发,对如皋市发展生态蚕业的实证进行了分析,并就蚕桑产业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阐明了发展生态循环蚕业的发展前景,为江苏省发展生态蚕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如皋市是江苏省产茧大县之一 ,年产茧5000t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蚕茧产、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将新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作为优良品种更新工程来抓。今年春蚕期又引进和推广了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等新品种近3000张。为促进新品种的推广 ,笔者就三对家蚕新品种与苏 5×苏 6进行了生产性状调查 ,以探索新品种在农村饲养的适应性。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1性状比较1.11.8孵化率春岭×钟月、苏镇×春光、春蕾×锡方、苏 5×苏 6均于4月23日出库 ,5月3日发种 ,春蕾×锡方催青积温最高 ,春岭×钟月催青积温…  相似文献   
28.
1 "四·三·三"目标的提出 蚕桑生产是如皋市传统特色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桑园面积不断恢复,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蚕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民的效益意识逐渐明朗,如果说栽桑养蚕效益依然停留在"3-2-1"(667m2桑发种3张,产茧100kg,产值1000元)水平上,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要说是发展(扩大桑园面积),就是现状恐怕都难以维持.为此如皋市蚕桑指导站和雪岸镇农技站围绕"4-3-3"高产高效目标,即对"667m2桑养蚕4张种,产茧150kg,创产值3000元"进行技术研究,逐步在全镇推广应用,努力使雪岸镇既要成为如皋的蚕茧规模大镇,又要成为全市的蚕桑技术强镇,同时为全市蚕桑生产发展提供典范,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不同给桑量对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茧质和丝质的影响,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调查了5龄期100%给桑量(T1)、80%给桑量(T2)和60%给桑量(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茧质和丝质成绩。结果表明,经T2和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全茧量、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均减少,经T3处理后,新品种的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的减少百分率小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健蛹率、洁净和解舒率均表现上升趋势;T2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解舒率分别上升了5.151%和6.221%,T3处理后解舒率分别上升了16.912%和20.249%;2种处理使茧丝长均缩短,由于新品种的茧丝长比对照品种长,经过T2和T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品种长264.722 m和242.484 m;新品种的茧丝纤度比对照品种细,2种处理后,其减少百分率又小于对照品种,表明新品种的纤度指标相对稳定。结果表明,400头新品种的5龄蚕最佳用桑量为7.17 kg,并研究探明了不同给桑量对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影响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为通过控制给桑量稳定发挥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建立新品种饲养技术规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关于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者的劳动构成了蚕桑生产的主要成本,以省力化技术为主体的蚕桑生产劳作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同时赋予了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从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广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蚕桑生产省力化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今后蚕桑省力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