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中药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报告首见于1990年。近5年来,广大兽医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该病的症状特点和病变特点,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剂。本文按照中兽医治法而分类,详尽综述了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尿、扶正祛邪等诸方面共30多个中药处方治疗鸡IBD的应用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2.
摘要: 安妥明处理大鼠的原代肝细胞,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孕烷受体(PXR)和细胞色素酶P450 3A1(CYP3A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安妥明可显著增强PXR的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被放线菌素D所破坏。安妥明单独应用对CYP3A1无诱导作用,但与16α-碳腈孕烷醇酮(PCN)联合应用可增强PXR和CYP3A1的表达。安妥明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之一,它对PXR和CYP3A1的诱导作用为揭示其药物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流行株的特征及其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将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其E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传代25次后病毒E基因趋于稳定,氨基酸位点E271(E→V)和E278(V→L)传代后发生稳定点突变。与JEV毒力相关的部分位点如E107、E138、E176、E177和E315遗传稳定性较高,经连续传代后均未发生突变,与SA14-14-2相应位点完全一致。但是,另外一些位点的遗传稳定性较差,如E279和E312分别出现K→M→K和K→R→K→R的反复突变。这些突变是否与JEV的宿主细胞适应性及毒力变化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微粉中药“黄藿散”对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9只昆系小鼠随机平均分为7组,即高、中、低剂量微粉组,高、中、低剂量粗粉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连续灌服6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炭粒廓清率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藿散微粉的3个剂量和粗粉的中、高剂量,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或P<0.05),且微粉的整体作用明显优于普通粗粉。表明黄藿散具有促进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选取健康雏鸡80只,随机分为8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3、4组为正常低、中、高剂量用药组,分别灌服1:1当归煎剂1、2、3 mL/kg,连续给药7 d;第5、6、7、8组以80 mg/kg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约1周左右便可造出典型的血虚模型,第6、7、8组在造模后同样以低、中、高剂量用药组,分别灌服1:1当归煎剂1、2、3 mL/kg,连续给药7 d.各组鸡心脏采血进行红细胞总数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同时观察了当归改善血虚证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血虚模型组(5组)反映了血虚证的主要特征,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1组)显著降低(P<0.01),可作为血虚证模型之一.当归给药组(3、4组)与正常对照组(1组)能显著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P<0.01).血虚给药组(7、8组)与血虚组鸡(5组)能显著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P<0.01),而且能够回升至正常水平.表明由环磷酰胺制造的鸡血虚模型可以作为血虚证模型之一,当归可以显著提高血虚鸡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46.
水针疗法(即穴位注射)是在传统针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西结合的疗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概要介绍了近10年来穴位注射治疗家畜外科病及胎产病方面的应用进展。经统计近30篇临床报告表明,穴位注射治疗家畜闪挫伤、风湿症及神经麻痹等868例,治愈747例,治愈率为94.1%;治疗家畜眼病421例,治愈402例,治愈率为95.5%。穴位注射治疗家畜不孕症222例,治愈195例,治愈率为87.8%;治疗乳房炎43例,治愈39例,治愈率90.7%;治疗胎衣不下48例,治愈141例,治愈率为85.4%。  相似文献   
47.
中国兽医针灸历史悠久。从公元482年至507年间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1582年起传入欧洲。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兽医工作者对针灸术越来越感兴趣,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报告自1973年起逐年增多。美国1974年成立国际兽医针灸学会,以鼓励和促进兽医针灸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科研活动。有些国家也成立了本国的兽医针灸学会。还出版了兽医针灸书刊。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兽医针灸穴位命名国际标准化,而这一任务的实现,无疑是需要中国兽医针灸学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48.
加减白虎汤对奶牛热应激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地锦草对老龄小鼠不同组织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系大戟科植物,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通乳等功效[1-2].近10年来,人们对地锦草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李宝山等测定了地锦草总黄酮(TFEH)在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和抑制率,结果表明,TFEH具有很强的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作用[3].本文以老龄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地锦草对小鼠不同器官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0.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治以药物控制为主要手段,但是随着抗菌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了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产生,给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治带来严重的障碍,通过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现状、作用机理、主要特点、对人类的危害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展望,为消除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更好地防治大肠埃希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