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形态学标记与SRAP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31个中小花型蝴蝶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其中SRAP标记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条谱带,其中130条为多态性(85.0%);各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6~1.0,平均为0.66。聚类分析表明,形态学标记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SRAP标记将其划分为2大类群,同时SRAP标记聚类结果中发现种质Ph-R317与Ph-R318为同一品系。两种标记聚类结果并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荷兰鸢尾60Co-γ辐射突变株具备的主要可区别性状的评判指标,根据球根鸢尾的测试指南,对其中4个稳定的突变株5-7CBS、7-10SLZ、7-10QLS、10ZLL以及野生型展翅品种进行植物学农艺性状测评,分析比较其主要观赏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突变株与野生型的植株形态、开花期以及生育期等特征特性基本保持一致;在调查的40个性状中,不同突变株的垂瓣上部上表面底色、旗瓣颜色、花柱上表面颜色、羽冠上表面颜色、垂瓣下部上表面底色等5个假质量性状的表达状态,与野生型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另外的35个性状表达基本一致,相应的表型高度相似,数值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表明荷兰鸢尾花色在辐射育种中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推测花色变异可能是辐射突变株与野生型具备可区别性的一个重要性状评判指标,依据花朵颜色的表达状态,花色变异可划分为加强型、野生型、减弱型、全变型4个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荷兰鸢尾新品种创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对荷兰鸢尾的诱变效应,以花深蓝色的荷兰鸢尾品种展翅种球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0(CK)、3、5、7、10 Gy 5个剂量的辐射处理,并调查辐射后代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花色变异表现。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VM_1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经过2代的栽培后VM_3生长指标恢复,变异特性稳定;受体的花色诱变效应和花色变化产生的方向与辐射剂量密切相关,7 Gy处理时,出现白色和紫色2种颜色;低剂量(3 Gy和5 Gy)处理下的花色更倾向于白色转变,而高剂量(10Gy)处理下更偏向于紫色方向变化。经多代选育,在VM_6中筛选到深蓝紫色、紫罗兰色和白色3个不同花色的变异新株系,表明~(60)Co-γ辐射诱变可以作为荷兰鸢尾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结果为荷兰鸢尾种球~(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和选育观赏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姜荷花苞片颜色多样性及其色素成分,对4种姜荷花在颜色表现有差异性的上、下部苞片进行了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通过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了4种姜荷花不同苞片中的色素组成。结果表明:红火炬上苞片、金銮红上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黄酮和花色素苷;红火炬下苞片、多东上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二氢黄酮(醇)和花色素苷;黄色梦幻上苞片和下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黄酮和叶绿素;多东下苞片、金銮红下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异黄酮、花色素苷和叶绿素。研究结果说明了姜荷花不同色系苞片的色素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红色系苞片所含的主要色素成分为花色素苷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黄绿色系和杂色系苞片的主要呈色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叶绿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在鹤望兰花色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植物PSY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鹤望兰黄色花萼中克隆PSY片段,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应用RT-PCR技术分析PSY基因在不同器官和花朵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248 bp的PSY段,编码82个氨基酸,经注册,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JN887695.由该片段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PSY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大蒜的亲缘关系最近,达90%,初步证明为目标基因.此外,该基因在鹤望兰始花期和黄色萼片中表达量最高.[结论]PSY可能在转录水平上对鹤望兰黄色花的形成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心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花香形成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香水文心、黄梦香和白梦香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花香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花香挥发物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但种类差异较大。盛花期花香挥发物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梦香、香水文心、白梦香。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459 756个单基因(unigenes),大约40.61%的unigenes被公共数据库注释。MEP和MVA途径中的多数基因在黄梦香中表达量最高,香水文心次之,白梦香最低,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符。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萜类合成酶基因(TPS)。其中,OnTPS4在3个品种中均高表达,说明OnTPS4在3个品种中对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OnTPS1、OnTPS2和OnTPS5在香水文心中表达偏高,是调控香水文心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OnTPS3在黄梦香中表达较高,是调控黄梦香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由上述结果可知,MEP和MVA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一致,TPS的表达与具体萜类挥发物释放密切相关。 本研究通过花香形成机理研究,为文心兰花香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以杂交兰品种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果荚、台北小姐自交果荚作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活性炭浓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二者种子萌发形成的根状茎在同一种培养基中的增殖与分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1.0g·L~(-1)的培养基较适宜台北小姐自交组合种子无菌萌发,而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组合种子无菌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则为不添加活性炭;在1/2MS+6-BA 0.5mg·L~(-1)+IBA 0.1mg·L~(-1)+活性炭1.0g·L~(-1)培养基中,台北小姐自交组合根状茎的增殖效果较好,而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组合根状茎分化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杂交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变化规律,为后续花期调控措施的制定和成花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杂交兰品种‘黄金小神童’为研究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其花芽分化过程;并在不同分化时期取样,对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等含量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杂交兰‘黄金小神童’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依次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杂交兰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POD和CAT活性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的有效积累和后期的合理利用,对杂交兰花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