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7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鸭茅种质资源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0份鸭茅种质资源在初花期进行采样以测定其营养价值,并对鸭茅各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中间距离法对50份鸭茅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营养指标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钙含量,其次是磷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干物质含量,其次是初水分含量;而且,中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酸性洗涤纤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鸭茅营养价值丰富,78%的资源属于蛋白性饲草饲料。营养价值聚类分析表明,94%的鸭茅种质资源聚为一类,说明鸭茅种质资源间营养价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2.
分析50份鸭茅的初花期营养成分与分蘖期和初花期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鸭茅粗蛋白与旗叶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334,与旗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85;粗脂肪与旗叶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300;中性洗涤纤维与旗叶长和旗叶宽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和-0.419;酸性洗涤纤维与旗叶长和旗叶宽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13和-0.407.说明在鸭茅资源选育的过程中,可以重点选择旗叶长而宽的资源培育,能达到营养价值较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44.
鸭茅是温带著名牧草.不同种源的鸭茅在形态学上存在广泛变异,且各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生长发育特性也因种源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国外通过品质选育、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鸭茅品种.我国虽然野生鸭茅资源丰富,但相关研究和育种工作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生产用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云南西北部野生禾草种质资源利用现状,选择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等地州开展野生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和采集。调查发现迪庆和丽江野生禾草资源丰富多样,共采集到包括剪股颖属(Agrostis)、雀麦属(Bromus)、羊茅属(Festuca)、披碱草属(Elymus)、早熟禾属(Poa)、野古草属(Arundinella)等24属51份野生禾草种质资源,并对重要野生禾草种质资源的属种组成、生活型类群、适口性和营养品质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迪庆和丽江野生禾草资源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牧草质量与其生育期、营养品质和适口性有关。今后应根据野生种质资源的本身特性、生境特点和所需用途来选择适宜的保护和利用措施。尤其是加大对藏黄花茅(Anthoxanthum hookeri)、小花野青茅(Deyeuxia neglecta)、甜茅(Glyceria acutiflora)、西南野古草(Arundinella hookeri)、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等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对保障滇西北迪庆等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以山芋藤、花生秸和玉米秸3种农作物秸秆,分别与棉籽壳、麸皮组成复合培养基,经杏鲍菇生产获得菌糠。将3种菌糠分别以20%的比例添加入肉羊配合饲料中,通过60d育肥试验,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的增重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成本与效益比较显示,玉米秸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羊多收益3.3元。试验表明,秸秆经食用菌酶解后,营养成分显著提高;3种菌糠均能以20%的添加比例在肉羊育肥生产中加以利用,可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三个白三叶品种在云南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来自澳大利亚的白三叶品种“拉丁诺”,“草地休衣”,“海法”是云南温带至亚热带草地改良的骨干品种,三个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区生长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草地休衣”在南温带地区栽培前景广阔,“拉丁诺”适于在我国亚热带降雨偏多的地区用作刈割草地,“海法”抗旱,耐热,耐瘠薄,比另外两个品种更适于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偏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8.
采用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肠道及其养殖池塘水体、底泥中细菌种类及丰度进行了研究。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234575条,可聚类于281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归属于拟穴青蟹肠道、养殖水体、池塘底泥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分别为453、706和2547,其中有184个OTU均能在3个样品中检测到,在青蟹肠道和养殖水体、青蟹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分别检测到197和309个共有OTU。物种注释结果显示,拟穴青蟹肠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96%)、柔膜菌门(Tenericutes)(23.0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6.58%);养殖水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63.0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4.9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8.41%);池塘底泥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75.23%)、拟杆菌门(5.72%)和放线菌门(3.83%)。此外,对各样品中丰度最高的前10位OTU分析显示,不同样品中占优势地位的10种细菌在数据库(SILVA)缺乏相关已知序列,并且各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种类完全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拟穴青蟹肠道与其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但肠道菌群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优势细菌种类与养殖环境中优势细菌种类无关。本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健康养殖和微生态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选取我国西南地区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主栽品种‘德纳塔’、‘安巴’、‘宝兴’和‘牧友’为供试材料,研究酸性环境下不同梯度的铝离子(0,10,30,50和100 μM)对鸭茅幼苗生长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鸭茅枝条干重、根系干重、植株形态及根系伸长均受到显著抑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低浓度(10~30 μM)铝离子处理对鸭茅生长造成的抑制较弱,对鸭茅植株的健康形态塑造没有造成影响;而高浓度(≥50 μM)铝离子处理则对鸭茅植株根系伸长和植株形态造成严重的抑制,不利于植株后期的健康生长;供试鸭茅地下部根系积累铝的量要大于地上部枝条,且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牧友’根系中铝含量最低,耐受性较强。表明鸭茅通过改变植株形态和调控自身积累铝的水平来应对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胁迫,但是酸性铝离子环境对鸭茅早期生长仍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低浓度造成的影响较小,而高浓度则对鸭茅植株生长和形态塑造均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解决途径,试验选择7个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另取4个单株穗子10等分,从基部依次编为1-10号,试验中脱落的种子为11号。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单株种子产量(W)与生殖枝数(X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分蘖数(X2)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单株种子产量W=-16.59156+0.42479X3-0.03082X5+0.04923X6。对穗子不同部位的种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脱落的种子11号质量最好,其次为7号种子。不同部位的种子产量以1、3、8号种子产量较高,而9、10号种子产量最低。提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穗子中部的种子产量较为稳定,产量也较高,而穗尾1/3部的产量最低,收种时应确定以穗子中部的种子成熟为最佳收种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