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7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锈病是鸭茅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滇中地区鸭茅与豆科牧草混播条件下锈病的发生规律,研究选择鸭茅+白三叶、鸭茅+紫花苜蓿、鸭茅单播3种种植方式,观测不同种植方式下鸭茅锈病的发病情况,并对相关气象因素和锈病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滇中地区鸭茅锈病的发病规律为:1~5月份鸭茅未发生病害,发病从6月开始,10月结束,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9月份,呈单峰曲线。(2)滇中地区鸭茅锈病的发生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存在一定的关联,高湿环境是诱发锈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高温只有在遇上较高湿度时,才能诱发锈病。(3)鸭茅与豆科牧草混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鸭茅锈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2.
以锯切大青杨、旋切白桦、刨切紫椴3种木材薄板为研究对象,用常温水浸泡至饱水状态后不经热软化预处理进行横纹压缩强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横纹压缩强化前后3种木材的未压缩材和压缩材横、纵切面上的微观结构变化,从微观层面探讨此方法强化3种木材薄板的可行性和有待改进、完善之处.结果表明:3种木材的压缩材横切面上整体变形较均匀,横、纵切面上均未发现压缩裂纹或破坏,纵切面上导管壁均有因压缩产生顺纤维方向的横向挤压折皱条纹;横切面上,大青杨、紫椴压缩材管孔沿压缩方向变形最大,白桦压缩材管孔沿其长轴方向变形最大,并使两侧沿压缩方向、径向排列的木射线细胞和木纤维细胞发生侧向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123.
对比研究了两个地方牧草品种盈江危地马拉草和德宏象草的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的生长发育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物候阶段,德宏象草的营养价值略优于盈江危地马拉草,但相同生长天数的盈江危地马拉草营养价值优于德宏象草;从季节变化角度分析,盈江危地马拉草营养价值可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但德宏象草随生长时间延长下降迅速。两个品种的物候发育及营养价值变化特点决定了两种牧草的利用方式不同,生长季内德宏象草适合多次刈割利用,盈江危地马拉草则适合采取较少次数的刈割方式。  相似文献   
124.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30种新注册的新型除草剂防除紫茎泽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白三叶和鸭茅混播的草地中,选用乐吉杀草宝、草不留、灵达,既可取得防除紫茎泽兰的良好效果,又对草地无害;在以白三叶为代表的单播草地,宜使用乐吉杀草宝、草不留、农民乐、灵达、农达;而以鸭茅为主的禾本科的单播草地,可施用盖灌能、威霸、灵达.  相似文献   
125.
来自澳大利亚的白三叶品种"拉丁诺"、"草地休衣"、"海法"是云南温带至亚热带草地改良的骨干品种,三个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区生长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草地休衣"在南温带地区栽培前景广阔;"拉丁诺"适于在我国亚热带降雨偏多的地区用作刈割草地;"海法 "抗旱、耐热、耐瘠薄,比另外两个品种更适于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偏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6.
滇西滇南牧草种质资源考察与搜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7年对云南西部和南部共23个县(市)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搜集187份,从中发现了大量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资源,并对部分资源作简介。  相似文献   
127.
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日本对虾养殖群体两个世代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长度为196-528 bp,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23个。亲本和子代群体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8.5个和11.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21和0.63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75和0.76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2和0.729。根据标记信息,利用最大似然法对两个世代的个体分别进行系谱结构推断,亲本群体划分为6个群体,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277-2.356,均值为1.510;子代群体划分为17个群体,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2.593,均值为1.113。亲本和子代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3.089,均值为1.238。根据各分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了日本对虾两个世代的遗传进化树。其中18个分群体(4个亲本群体和14个子群体)经过聚类后形成3个分支,其余5个分群体(两个亲本群体和3个子群体)明显偏离于主支。研究发现,子代的观测杂合度明显低于亲本,说明子代在继承亲本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已经丢失了一定的杂合性。  相似文献   
128.
为探讨水温对糙海参(Holothuriascabra)幼参生长、抗氧化酶及免疫酶活力影响,选择体重为(1.70±0.24)g的糙海参幼参,在低温组(23℃)、对照组(28℃)和高温组(33℃)温度控制养殖箱中养殖30 d,每1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SGR),体壁、体腔液、肠道及呼吸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 30 d时对照组幼参SGR显著高于高温组和低温组(P<0.05),且高温组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说明长期低温对幼参影响大于长期高温。(2)在低温组, 0 d时幼参体腔液中SOD、AKP、LZM活力以及MDA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30 d时SOD、CAT以及AKP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 d时体壁中SOD、CAT、LZM活力以及MDA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30 d时SOD、CAT活力以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 d时肠道中除MDA含量外,所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0 d...  相似文献   
129.
为探讨数据挖掘技术中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土壤表层(约1 cm)含水率遥感监测中的应用,选取黄绵土、粘黄土、红土为试验材料,配制含水率分别为0、6%、10%、14%、18%、22%的土壤样本,在09:00—10:00和15:00—16:00时间段进行可见光采样,并对图像亮度进行梯度处理,以此模拟全天光线变化。采用样本实测含水率及图像RGB三阶颜色矩数据作为数据集,对上午、下午样本和两时间段混合样本采用LM算法建立含水率回归模型,并与BP(Back propagation)算法和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土壤表层RGB颜色矩的LM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混合样本不同土样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 958、0. 943、0. 94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 6%、2. 0%、1. 9%,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4. 873、4. 183、4. 440。不同光照时的混合样品分析结果表明,LM算法适用于不同光线采集样品的土壤含水率监测,适用于土壤表层(约1 cm)含水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0.
七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