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提出在《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授受式”的学习方式,应用“学案导学”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建构的过程,以期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2.
由于传统半机械化的农业装备不能满足农业种植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需求,因此开发出了基于4G网络的新型农业植保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和软件系统,最后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及其制约因素。该系统采用B/S模式,用户通过手机等设备访问Web站点,规划无人机的航线和农药等的喷洒量,从而提高农业种植、养护的效率和农肥及农药的使用效率,同时为农作物溯源提供了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23.
为阐明酸雨对水稻田土壤碳(TC)、氮(TN)、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以福州平原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早稻和晚稻生长期中,设置对照(CK)、模拟酸雨(pH为2.5,3.5,4.5)处理,对酸雨影响下福州平原水稻田土壤TC、TN和TP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早稻和晚稻生长期来看,酸雨处理下土壤TC、TN和TP含量均值均大于CK组(P<0.05),水稻成熟期各处理土壤TC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拔节期(P<0.01),水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TN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水稻成熟期各处理土壤TP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拔节期(P<0.01);整个生长期内,酸雨处理下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在7.87~10.86,8.38~9.91,0.82~1.26,早稻各生长期酸雨处理下土壤C/N、C/P和N/P均小于CK组(P<0.05);与早稻相比,晚稻N/P有显著下降,且C/N、C/P和N/P在返青期均大于CK组(P<0.05);早、晚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C/N均大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早、晚稻各生长期内C/P差异不显著;早、晚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N/P均小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总体来看,酸雨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各生长期土壤碳、氮、磷含量,且稻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受酸雨影响显著,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生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24.
潼南区位于重庆西北部,以农业种植为主,该地区是重庆市的主要蔬菜种植基地,也是重庆市最大的蔬菜保障供应基地。对现阶段潼南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5.
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区系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苹果属植物中,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dh.)Hughes)不同形态类型间,其耐盐、耐旱、耐热、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显的多样性差异。在其主要分布区内,有陇东海棠和花中南海经棠(或其中之一)零星分布。它们在四川西部和甘肃东南部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其分布区的分异,表现为地理替代(含垂直替代)。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经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不断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物种的分化与进化。  相似文献   
26.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促进农村水利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分析了我县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县建设农村和谐水利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7.
二步灭菌法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金强  王新建 《北方园艺》2010,(7):143-144
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不同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流水冲洗24 h,可以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同时对材料的生长无较大影响。升汞的灭菌效果虽然好于次氯酸钠,但接种后的效果较差。化学药剂的处理时间为5 min时,虽然污染率稍高,但其接种后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8.
综述了新建设施菜田土壤培肥措施的研究进展与趋势,阐述了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配施、施用生物有机肥、深耕改土、轮作倒茬一系列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菜田的影响,指出了京郊新建设施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30.
必洁仕牌复方消毒剂防治杂菌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用0.25g/m^3浓度熏蒸接种室效果最好,对细菌防治效果达到100%,对木霉菌防效达到95.00%,对毛霉菌防效达到92.56%,对链孢霉菌防效达到99.28%。在1h、2h,4h和8h的熏蒸时间间隔下.对供试的4种杂菌防治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