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中国牧区饲草储备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加快及人们对牛、羊肉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牧区饲草储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牧区饲草存在着年度间和季节性不平衡的问题,雪灾、旱灾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也时常发生,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建立牧草生产储备机制是一种根本性的举措,是菜篮子工程的根本保证。针对我国牧区饲草储备起步较晚的状况,本论文对国内饲草储备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牧区饲草生产、供给、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为牧区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赤峰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 L.)品种,试验测定了7个参试品种(WL168、金皇后、阿尔冈金、54V09、55V12、三得利、猎人河)的越冬率、株高、干草产量、营养成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与茬次对株高、干草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隶属函数评估法对7个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欧氏平方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的越冬率均在80%以上;7个参试品种各茬次株高平均值表现为第三茬>第一茬>第二茬,三个茬次的株高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55V12、54V09、三得利、金皇后、猎人河、阿尔冈金、WL168;各茬次干草产量均表现为第一茬>第三茬>第二茬,干草全年总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阿尔冈金、金皇后、WL168、55V12三得利、猎人河、54V09;各茬次粗蛋白含量平均值表现为第三茬>第二茬>第一茬,三个茬次的粗蛋白含量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WL168、55V12、三得利、54V09、...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天然牧草干草和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6月龄体重为(28.60±0.31 kg)乌珠穆沁公羔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计2种日粮饲喂乌珠穆沁羔羊,分别为以天然草地牧草为原料调制成的干草和草颗粒。结果表明:(1)草颗粒组的采食量、日增重、胴体重、宰前活重、净肉重、眼肌面积和GR值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2)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蛋白质、磷、胆固醇含量、大理石纹、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其脂肪、钙含量和肉质红度、黄度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3)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重要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及谷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n-6/n-3、络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因此,饲喂草颗粒能显著提高乌珠穆沁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有效优化羔羊肉的风味及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的影响,采用2×3因子裂区设计,打捆密度作为主处理因子(A),A1为160kg·m^-3和A2为120kg·m^-3,堆垛方式作为副处理因子(B),B1交叉堆垛、B2纵向堆垛和B3横向堆垛,进行天然草地青干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打捆密度对粗灰分(Ash)、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T-2)和赭曲霉毒素A(OTA)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ADF、DON和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CP含量显著高于(P<0.05)低密度草捆。堆垛方式对Ash、DM、ADF、NDF、CP、DON、AFB1、T-2和OT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且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存在正效应。打捆密度可以显著改善天然青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堆垛方式对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有一定的改善;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品质和真菌毒素均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天然草地青干草打捆密度160kg·m^-3,采用交叉堆垛贮藏干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三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 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 kg·hm-2和807.3 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精粗比日粮对乌珠穆沁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健康、体重相近(25.04±0.65kg)的30头乌珠穆沁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草颗粒(CK),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TMR1)、60∶40(TMR2)的日粮。结果表明:对照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2组;全混合日粮1组和2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全混合日粮1组和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全混合日粮2组羊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全混合日粮2组的熟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全混合日粮1组;全混合日粮2组的剪切力低于对照组和全混合日粮1组。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精粗比日粮对乌珠穆沁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较大,其中全混合日粮1组舍饲乌珠穆沁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以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为原料,于初花期刈割,分别在发酵2d、3d、5d、7d、15d和30d开袋取样,研究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青贮第1? 7d,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其干物质耗损的速率较快.在发酵前期,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锡林浩特市天然大针茅草原最适收获期,获取质量兼优的天然牧草,采用样方法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不同生育期产草量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牧草成熟期干草产量最高,孕穗期粗蛋白质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综合考虑干草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变化动态,天然大针茅草原的最佳收获期为抽穗-开花期。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研究饲草型全混合日粮对羔羊增重、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小尾寒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一代6月龄公羊28只,分为6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4只羊,分别饲喂不同配方的饲草型全混合日粮和对照日粮,进行为期63 d的饲喂试验,测定和统计了初始体重、终末体重、总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总采食量、日采食量、日增重、日粮单价、日投入、日利润。结果表明:处理4组的饲喂效果最好,总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分别达到了15.20 kg、45.35 kg、24.75 kg和54.58%,日采食量、日增重、日投入和日利润分别为1.54 kg/只、0.24 kg/只、3.04元/只和0.60元/只。说明紫花苜蓿、燕麦草、玉米胚芽粕、玉米秸秆、酒糟蛋白饲料(DDGS)和天然牧草按照20%、20%、24%、6%、24%、6%的比例混合饲喂羔羊,增重效果明显,屠宰性能最佳,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