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氮对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大麦孕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大麦孕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及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UV-B辐射设两个水平,即对照(CK,自然光,辐射强度1.5kJ.m-2.h-1)和增强20%(1.8kJ.m-2.h-1);施氮量设两个水平,即低氮和高氮(30kg.hm-2和150kg.hm-2)。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下,高氮处理的Pn、Tr、Gs和WUE的日平均值比对照分别下降了44.6%、21.8%、17.8%和28.4%;低氮处理分别下降了49.5%、11.8%、12.9%和42.7%,说明UV-B辐射增强可降低大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而增施氮肥可缓解UV-B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缓解UV-B辐射增强对大麦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但是并不能缓解UV-B辐射增强对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抑制。Ci及Pn的日变化趋势表明,UV-B辐射增强及氮肥对大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是通过气孔,而是通过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直接影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了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栽培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取样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密度对林地土壤N、P、K和盐基总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加深,除pH值和全K外,各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土壤表层(0~20 cm)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及速效P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指标峰值均出现在3 333株/hm2密度。[结论]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与地力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且4个密度中以3 333株/hm2密度最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  相似文献   
63.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甲烷(CH_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稻田是CH_4的重要排放源,减少稻田CH_4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掌握稻田CH_4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_4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稻田CH_4排放的数据库,采用析因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均随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类型稻田CH_4日排放量大小依次为:双季稻晚稻双季稻早稻单季稻稻麦轮作晚稻;晚稻田CH_4的增温潜势大于早稻田。不同肥料处理条件下,稻田CH_4日排放量表现为: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学氮肥≈生物炭。控制灌溉水量可降低稻田CH_4的综合增温潜势,表现为:持续淹水晒田干湿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结果说明,稻田CH_4的产生与排放过程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以及轮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适当调整肥水管理,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其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64.
对7年、10年、12年和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产脂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马尾松,单株采脂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但相同径级的马尾松,植株的产脂量并不会随着植株生理年龄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变化;7年、10年、12年和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产脂量分别为1.35、4.49、9.16和17.11 kg/(天·hm2),随着林龄的增大,单位面积可采脂植株数量和较大径级的植株数量以及单位面积产脂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5.
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形式,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汉寿县为例,目前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42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3个,专业协会29个,社(会)员3850人,带动发展农户11240人。据统计,2010年全县农  相似文献   
66.
技术标准是勘测设计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与工程设计质量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技术标准管理与勘测设计工作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技术标准管理等.  相似文献   
67.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1:1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促进马尾松和红锥的生长,特别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的生长。混交林分种问关系协调,马尾松生长尚未受到处于林冠上层...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汉寿县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已达6.8万台(件),其中全喂入联合收割机1800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25台、大中型拖拉机1120台、小型拖拉机3800台、水田耕整机5800台、水稻插秧机232台、加工  相似文献   
69.
预测土壤水力性质的形态学网络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立  徐绍辉  刘慧  郭飞 《土壤学报》2004,41(2):218-224
土壤水力性质是研究非饱和带中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 ,可以用孔隙网络模型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网络模型中的参数是任意指定的 ,无法真实反映土壤孔隙空间的形态特征。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孔隙形态学的网络模型来预测土壤的水力性质 ,即通过图像分析来直接测定孔隙的大小分布及其连通性 ,并将其结合到网络模型中 ,最大程度地再现了三维的土壤孔隙结构。本文根据河南封丘地区采集的砂壤土样本图像分析结果 ,采用形态学网络模型预测了其水力性质 ,同时也进一步评价了这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从语言,情感和习惯三个方面对238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听力障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三方面因素的平均值均大于3,是影响研究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三者相比,语言因素的影响最显著,个体差异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