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云南省不同地区普洱茶铅含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云南省普洱茶主产地的150份普洱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普洱茶叶的铅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中铅的含量为0~5.76mg/kg,5.4%样品的铅含量超过农业部最大限量标准2mg/kg。云南相同主产地的生茶和熟茶中铅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目前云南普洱茶质量安全状况良好;个别普洱茶生产基地的铅残余含量控制情况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2.
屠宰生猪PCV-2感染的检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屠宰生猪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带毒状况及PCV-2的主要基因型,在分析PCV-2分离株基因序列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检测PCV-2、PCV2-A和PCV2-B的引物,建立了各自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PCV-2、PCV2-A、PCV2-B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可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通过对临床采集的49分生猪血样的检测发现,PCV-2的阳性率为24.49%,均属于PCV2-B。检测结果表明,当地检测猪群中感染的PCV-2主要为PCV2-B毒株,在该病的防控方面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离得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陕西杨凌株,测定病毒滴度(TCID50),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为研制针对性更强的PCV-2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经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中,分离病毒并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电镜观察,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测定分离毒株的TCID50,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1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株在PK15细胞上的TCID50为10-4.75。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与一加拿大分离株(DQ200735)同源性最高(99.4%)。【结论】 从陕西杨凌分离得到了1个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  相似文献   
54.
为评价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本研究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探究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不同环境温度(4℃、25℃、37℃)、不同作用时间(1 min,5 min,10 min)以及存在有机干扰物(3%、25%的牛血清白蛋白)等条件下对猪源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结果显示,在没有有机物干扰时,浓度为167 mg/L的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4℃、25℃、 37℃下均可在5 min内完全杀灭2种受试菌(107CFU),说明环境温度对该复合剂的杀菌作用影响不明显。当有机物浓度为3%时,该复合剂在10 min内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浓度为250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 mg/L;有机物浓度为25%时,作用时间不低于10 min,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浓度为1000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0 mg/L。有机物含量高杀灭相同数量受试菌所需复合剂的量也需要加大、作用时间延长,说明有机干扰物对复合剂的杀菌作用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提示,为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建议养殖场在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时的有效浓度不低于1250 mg/L、作用时间10 min以上时杀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猪弓形虫感染对猪器官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对信阳某猪场自然发病猪进行病理学诊断。处死病猪后采取肝脏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姬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采集肺、肝、肾、淋巴结和心等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用姬姆萨染色的肝脏切片上能够观察到弓形虫的速殖子,分别在肺、肝、肾、脾脏、淋巴结和心脏等组织器官切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或假囊,表明该场疾病是由猪弓形虫引起的,各组织器官出现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6.
从陕西省某养猪场送检的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Vero细胞盲传至8代以后出现较为稳定的CPE,经理化特性检测、TCID50测定、RT-PCR鉴定及序列比对,最终确定该分离毒株为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将其命名为PEDV HZ株。以分离株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出大小为681bp和1 326bp的M基因和N基因,并与其他国内外分离株的相应基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EDV HZ株与其他国内外分离株的M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1%~100%和93.9%~10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9.6%和93.0%~100%,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PEDV HZ株与中国株CHGD-01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7.
【目的】构建转入靶向猪Jiv基因shRNA干扰片段的阳性细胞株,通过比较各细胞株对猪瘟病毒增殖的干扰效果,筛选对猪瘟病毒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胞株,为抗猪瘟转基因猪的构建提供材料。【方法】研究设计了靶向猪Jiv基因的4个shRNA干扰片段,并构建插入干扰片段的慢病毒(P1、P2、P3、P4)。将慢病毒分别转染PK-15细胞,阳性细胞接种猪瘟病毒后72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瘟病毒RNA的量,以比较4种干扰细胞株对猪瘟病毒增殖的干扰效果。将对猪瘟病毒增殖有较好干扰效果的P2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获得稳定表达靶向猪Jiv基因shRNA干扰片段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株,作为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构建的供体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成熟的去核猪卵母细胞中,获得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入受体母猪输卵管中进行转基因猪构建,对获得的转基因猪进行外源基因的鉴定。【结果】获得了4株转入靶向猪Jiv基因shRNA干扰片段的PK-15细胞株,其中转入P2干扰载体的细胞株对猪瘟病毒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转入P2干扰载体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株为核供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获得经鉴定为外源基因插入阳性的转基因猪。【结论】细胞Jiv基因的表达对猪瘟病毒的增殖有一定的影响,筛选获得的一个干扰细胞株对猪瘟病毒的增殖有明显的干扰效果;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一头转入靶向猪Jiv基因shRNA干扰片段(P2)的转基因猪。  相似文献   
58.
猪瘟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瘟病毒的基因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瘟病毒(CSFV)基因组NS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各项条件优化并以10倍稀释度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检测CSFV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每微升10个拷贝,比常规PCR方法的灵敏度高出1个数量级;对标准品质粒检测的线性范围是1.0×109~1.0×101μL-1。对1.0×107、1.0×105、1.0×103μL-13种稀释度的标准品质粒进行重复试验,批内变异系数分别是0.30%、0.85%、0.43%,批间变异系数分别是0.81%、1.36%、0.63%,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4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26份阳性样品,而常规PCR只检测出19份阳性样品,说明该实时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高于常规PCR。可见,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检测病料中的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提高陕西地方性猪圆环的防治力,研究对一陕西地方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进行了Cap基因扩增,将扩增到的基因与p ET-32a构建表达载体,在BL21表达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并应用western-blotting对其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我们扩增到了大小为489 bp左右的基因片段,该基因与猪圆环病毒2型标准株Cap基因的最高核苷酸同源性约为93. 9%,氨基酸同源性约为84. 7%;其蛋白分子量约为18 ku,该蛋白能与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60.
为调查屠宰生猪副猪嗜血杆菌(Hps)的隐性感染情况,本研究从陕西省某规模化生猪屠宰场采集80份病变肺脏,应用PCR方法进行Hps核酸检测,无菌取阳性肺脏,通过平板划线分离获得疑似Hps,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分析、卫星现象观察、生化试验和分离菌核酸片段序列分析,纯化获得Hps分离菌;用药敏纸片法分析Hps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80份病变肺脏中检出39份Hps阳性,阳性率48.75%(39/80);从39份Hps阳性肺脏中分离获得3株疑似Hps,分离菌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在添加有胎牛血清和NAD的TSA平板上生长良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呈现出典型的"卫星现象"生长;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阿拉伯糖,不发酵甘露醇;PCR扩增序列与Hps同源性在98%以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林可霉素和甲氧苄啶等抗菌药物耐药。本研究获得的Hps分离株为疫苗研制提供了基础材料,为生猪养殖场选择敏感药物防控Hps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