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采取绣球绣线菊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获得了正常健康的再生植株。研究中通过对外植体灭菌时间的筛选,以及对绣球绣线菊初代、继代和壮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进行研究,建立了较为适宜的绣球绣线菊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以0.1%HgCl2灭菌8min可以达到较好的外植体灭菌效果。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5m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适宜的壮苗生根组合培养基是1/2MS+BA0.3mg/L+IBA0.5mg/L,生根状况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72.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HSI)在可见/近红外(363~1 026 nm)区域检测枇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SSC)和硬度,并判断其成熟度,以实现枇杷果实品质的无损检测和分级分选.利用蒙特卡洛法(MC)剔除异常样本,基于联合X-Y距离(SPXY)进行建模集和预测集样本的划分,再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采样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选取特征波长,与全波段光谱(FS)比较,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结果显示,CARS-PLSR模型更优,CARS提取的SSC特征波长和硬度特征波长分别占总波长的8.52%和5.36%,枇杷果实中SSC和硬度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81 7,0.970 7,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18 5,0.742 3,说明CARS能有效地对光谱进行降维,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枇杷果实SSC和硬度的变化与果实成熟度显著相关,建立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成熟度预测模型,预测集总识别准确率为89.29%.由此说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对枇杷品质进行有效检测,为枇杷果实的无损检测和分级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对三倍体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其育种前景进行分析。三倍体产生途径中,2n配子途径值得重视,自然条件下或经人工诱导少数植物能高频产生2n配子(超过80%),一些与2n配子产生相关的基因已被鉴定;此外,自然细胞融合、多精受精被用于植物三倍体的创制;培养内多倍体(Endopolyploid)细胞再生植株,有助于获得四倍体亲本。在三倍体筛选、鉴定方面,除传统的形态学、细胞学方法外,QF-PCR、SSR、SNP等分子标记也得到应用。目前三倍体已在40多种园艺植物中直接应用,除较为常规的无籽、高产、抗性强等特点外,营养成分含量高、树形矮化是三倍体在园艺植物中应用的新亮点。利用三倍体培育非整倍体对多样化材料的创制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三倍体杂种中亲本之一的基因组仅占1/3,与传统杂交育种结合,可能对缩短育种周期有利。 相似文献
74.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 EcoRⅠAAC +M seⅠCAC, EcoRⅠACG +M seⅠCAG, EcoRⅠACC + MseⅠCTA, EcoRⅠACT +MseⅠCAG) 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 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 多态性比例为91.34% , 区分率达100%; 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 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番木瓜四倍体的诱导及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将二倍体穗中红番木瓜无菌试管苗茎尖浸入0.05%、0.1%、0.2%、0.4%秋水仙素水溶液中处理1、2、3、4、5d,诱导多倍体,对照用无菌水处理2d。结果表明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3d效果最好,诱导率为36.7%。通过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6(2n=4x=36)。对获得的四倍体和二倍体进行了形态及气孔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在叶长、叶宽、叶厚、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及叶绿体数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作为鉴别四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79.
重庆市潼南县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国道319、省道205 线交织其间,随着遂渝快速铁路和渝遂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潼南县与成都、重庆市主城区的火车、汽车行程均缩短至1 小时内,10 余条出县公路连接周边市区县,1 小时行程半径内覆盖合川、铜梁、遂宁、蓬溪、武胜、南充等上千万人口的周边区域。潼南县属于典型的浅丘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冲积平坝较多。全县耕地面积约9.64万hm2,适合种植蔬菜的耕地面积约4.67 万hm2。境内有涪江、琼江两条主要河流,溪河纵横,水源充足,工矿企业少,环境污染轻,适合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