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21.
杨梅(Myrica rubra)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利用杨梅枝条醇提物(Myrica rubra branch extract, MRBE)开展其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作用研究。采用MTT法、PI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解析MRBE诱导A375细胞阻滞与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RBE对A375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抑制率最高达49.46%;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MRBE作用48 h可使A375细胞阻滞于S期并发生凋亡;q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MRBE可能通过上调P21和下调CyclinACyclinDCDK2、CDK4、CDK6、E2F1等基因的表达,诱导A375细胞阻滞于S期,同时下调Bcl-wRaf基因的表达促使A375细胞凋亡。初步解析了MRBE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利用MRBE研发抗黑色素瘤潜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助于提高杨梅枝条的药用附加值,拓宽杨梅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2.
凋萎病是近年来威胁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文研究病树与健康树叶片、枝干、根和根际土壤等主要部位磷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病树的磷元素吸收与分配变化规律,比较幼树916.67、1 833.33、2 750.00、3 666.67 g·m-2和成年树458.33、916.67、1 375.00和1 833.33 g·株-1各4个施磷肥水平对杨梅凋萎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树的叶片、树皮、根皮、根干和枝干的磷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树,增加幅度为46.7%~200.0%,其中病树的根皮增加最多;病树的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健康树低32.1%,4个施用梯度下杨梅苗木和成年树的凋萎病发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感染凋萎病的杨梅树,树体主要部位的磷元素含量显著增高,而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外界不同施磷水平对杨梅凋萎病的发生无直接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病树的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明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对杨梅衰弱病树势恢复的效果,以期为杨梅衰弱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荸荠种’杨梅为试材,株施1 kg常规复合肥为对照(CK),研究羊粪、蚯蚓粪和鸡粪3种生物有机肥株施5㎏、10㎏和20㎏对杨梅衰弱病树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荸荠种’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分别为45.59~51.55和2.65~3.86 mg CO2/100 cm2,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2.65%~13.07%和6.04%~45.66%;梢长及梢粗分别为74.52~96.76 mm和3.27~3.84 mm,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6.25%~29.84%和3.98%~17.43%;叶长、叶宽和叶厚分别为64.17~79.54 mm、16.88~22.18 mm和2.80~3.35 mm,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8.54%~23.95%、13.69%~31.40%和5.00%~19.64%;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48~17.52 g和10.98%~11.94%,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5.23%~13.18%和0.18%~7.50%(株施鸡粪生物有机肥5 kg除外);3种生物有机肥株施20㎏和10㎏的肥效明显优于5㎏。【结论】生物有机肥可促进‘荸荠种’杨梅衰弱病树势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复合肥,以株施生物有机肥10㎏以上效果较好,建议不同年份轮换施用不同有机质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