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根据连云港市城区乡镇的现状,介绍了连云港市城区乡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快城区薄弱乡镇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2.
大豆叶片生长特征的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特定的大豆品种,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采集叶片的生长信息,主要包括叶片的长出时间、单株叶片长、宽、叶柄长、叶面积变化等。对上述数据进行数学分析,获取叶片生长过程中其形态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了大豆叶片生长过程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基于L-M优化算法的猪舍氨气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养殖中,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猪健康水平及生产能力。针对猪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氨气浓度)进行数据采集,选取具有代表性30 d数据,建立基于L-M优化算法的3-7-1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猪舍环氨气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经过90步达到目标误差,网络收敛速度快,效率高,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72%,与线性预测方法相比较可提高猪舍氨气浓度预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猪舍环境预警及控制提供支持,也为其他行业预测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畜禽体温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温是衡量畜禽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快速准确的测温方法是进行疾病监测及诊疗的有效手段。该文针对目前畜禽养殖行业采用的体温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进行阐述,重点比较了体内和体外两大类自动化测温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详述了红外体表测温、数据传输与网络以及体温自动监测等技术在畜禽生产性能、健康监测以及行为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自动测温技术存在着设备安装、数据传输、温度补偿模型建立等难点,同时表明在无创测温、测量精度、测温部位以及畜禽舍环境调控等方面应作为改进研究重点,并提出体外检测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自动测温技术以其快速、高效、无应激等优点,将成为畜禽养殖体温监测研究及应用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5.
1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复合添加剂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二糖酶活性和养分转运载体m RNA表达的影响。选取20头平均体重(7.64±0.46)kg健康的(24±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和大肠杆菌组(ETEC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组)和复合添加剂组(ABO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20 g/t硫酸黏菌素+40 g/t杆菌肽锌)和复合添加剂(3 000 g/t苯甲酸+400 g/t凝结芽孢杆菌+400 g/t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第22天,ETEC、AT和ABO组仔猪灌服含3×1011CFU大肠杆菌的培养液,CON组仔猪灌服相同剂量的无菌培养液。试验期共26 d。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ETEC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空肠黏膜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有降低的趋势(P0.10)。与ETEC组相比,ABO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仔猪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SG LT1和寡肽转运蛋白1(Pep T1)m 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此外,与AT组相比,ABO组仔猪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复合添加剂可显著缓解大肠杆菌攻毒诱导的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17.
本研究旨在观察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诱导的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平均体重为(6.94±1.26)kg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饲粮中真可消化苏氨酸水平为0.74%、0.89%和1.11%;仔猪接受免疫应激(注射PRV弱毒苗)或不应激(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处理。免疫应激仔猪于试验第8天早上注射PRV弱毒疫苗。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PRV的注射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血清PRV特异性抗体水平(P<0.01),表明PRV疫苗攻毒诱导免疫应激模型构建成功。PRV诱导的免疫应激有提高仔猪7~21 d的料重比的趋势(P<0.10),且显著提高了1~21 d的料重比(P<0.05),极显著提高了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并引起十二指肠黏膜变性坏死脱落等形态学病变。饲粮添加苏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仔猪7~21 d和1~21 d的料重比(P<0.10),并有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的趋势(P<0.10),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影响与PRV诱导的免疫应激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且能够缓解PRV诱导的免疫应激产生的肠道形态学病变。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可知,饲粮添加苏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PRV诱导的免疫应激带来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和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18.
现代养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动物的健康问题。无抗条件下,生猪养殖如何保障机体健康和生产水平是畜牧饲料行业关切的热点问题。在若干综合措施中营养措施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易调的措施。本文在简述抗生素功过及禁抗后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从动物健康角度综述了动物特别是生猪抗病禁抗营养原理,强调营养结构平衡和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了主要营养技术。本文大部分观点和研究结果来自本团队多年工作的积累,难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氧化应激与仔猪健康关系密切,营养物质影响仔猪机体的氧化还原水平和健康。仔猪出生后遭遇断奶、疾病、免疫等应激,损伤机体健康,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本文从断奶对仔猪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以及营养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综述,初步探讨氧化应激作为判断仔猪健康的生物标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性复合添加剂对采食含霉变玉米饲粮断奶仔猪空肠黏膜结构与功能、氧化还原状态以及后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用18头26日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8.57±0.21)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霉变玉米组饲粮和霉变玉米+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玉米极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第30天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及盲肠总菌数量(P0.01或P0.05)。与霉变玉米组相比,霉变玉米+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第30天血清DAO活性(P0.01)和空肠黏膜M DA含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GSH-Px活性(P0.01)及咬合蛋白(occludin)(P0.05)、闭合小环蛋白(ZO-1)(P0.01)和溶质转运载体家族7成员1(SLC7 A1)mRNA表达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霉变玉米饲粮导致仔猪空肠通透性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及后肠乳酸杆菌数量的降低,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缓解霉变玉米饲粮对仔猪空肠结构的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