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高热症病例猪的心血、肝、淋巴结、肾和肺等分离出11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病理学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ATB自动生化鉴定系统Rapid ID 32 STREP链球菌鉴定、PCR分型、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及动物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试验。【结果】11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1株为7型,2株为9型,另8株为其它型,没有1型和2型。对11株猪链球菌的mrp、epf、sly、orf2、fbps、gdh6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及动物试验表明:致病性和致死性较强的菌株毒力基因表型多为epf+orf2+fpbs+gdh+,显示除mrp、sly外,其它毒力因子也与菌株毒力相关。病理学变化表明急性死亡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症状,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出血,以及肺炎、肾炎,脾脏淤血水肿和淋巴结脓肿。【结论】湖北省存在7型和9型的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在高热症中具有一定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92.
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SPF鸡胚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人研究表明禽呼肠孤病毒可以经卵垂直传播, 禽呼肠孤病毒能引起雏禽的病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肝炎、心肌炎、免疫抑制等。以实验室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HP080421株为研究对象,该毒株引起病变主要以鸭软脚为主要临床特征,病鸭肝脏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特点。研究了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通过雏鸡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所分离的HP080421鸭呼肠孤病毒株是否也可感染鸡群,旨在为鸡场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实验室分离鉴定的HP080421株鸭呼肠孤病毒通过尿囊腔接种SPF鸡胚,建立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培养鸡胚至雏鸡出壳,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对鸭呼肠孤病毒感染SPF鸡胚进行病理学研究和致病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病毒感染鸡胚孵化培养至22-23日龄均啄壳,但不能自主出壳,需人工剥壳。病理剖检可见雏鸡的肝脏、脾脏肿胀质脆,表面及实质分布有黄白色坏死灶;脑部组织肿胀,并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接毒组雏鸡肝脏、脾脏的坏死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法氏囊的滤泡髓质部和胸腺的髓质部淋巴细胞减少、缺失;脑、肺脏、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和水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毒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脏、脾脏、肺脏和法氏囊等器官,并且位于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和胞核内。【结论】鸭呼肠孤病毒株HP080421 能够在SPF鸡胚中复制增殖,并使雏鸡主要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和淋巴器官,因此鸭呼肠孤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鸡群,还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本研究通过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阐述了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防止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污染,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鸡群感染鸭呼肠孤病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旨在为犬毛囊肿瘤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免疫标记物,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缩短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时间,为犬毛囊肿瘤病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帮助.作者收集了26例临床犬毛囊肿瘤病例,分别用免疫标记物CK5/6、CK8/18、CK19、P63、CD34、CD10、Vimentin对肿瘤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IHC).26例犬毛...  相似文献   
94.
为筛选出猪应激时适宜的应激检测指标,选取35日龄左右的二元杂交仔猪模拟运输应激和免疫应激。采血、剖杀后取肝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3种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6种急性期蛋白(CRP、HP、SAA、AGP、Apo-A1、pig-MAP) mRNA表达量;通过ELISA测定血清中IL-6、SAA、Apo-A1、AGP、MAP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ELISA结果显示:在2种应激中IL-6 mRNA表达虽然出现改变但规律不同,而Apo-A1和pig-MAP这2种急性期蛋白mRNA的表达都出现了相同变化(Apo-A1下调,pig-MAP上调)。因此,建议将Apo-A1和pig-MAP作为猪免疫应激和运输应激的检测组合指标。  相似文献   
95.
为阐明杀虫剂哌虫啶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以期为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采用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了单次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组织(心、肝、脾、肺、肾、脑、骨骼肌、脂肪)、粪便和尿液样品中哌虫啶的含量,对该药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哌虫啶750 mg/kg单次经口灌胃给药,雌性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高于雄性大鼠,且达到峰值时间(T_(max))明显长于雄性大鼠,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在此剂量下,哌虫啶在代谢及毒性效应上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在100~750 mg/kg受试剂量范围内,哌虫啶的平均半衰期为4~8 h,表观分布容积为10~30 L/kg,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_(0-inf))呈线性相关性(雄:r=0.996 4,雌:r=0.991 3)。组织分布试验表明,哌虫啶经口给药后,能迅速、广泛地分布到各组织中,并可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其中肝、肾中哌虫啶的含量最高,提示其可能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试验显示,经尿液及粪便排出的原形哌虫啶含量极低,提示哌虫啶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广泛的代谢后再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96.
对湖北省荆门市、襄阳市及武汉市新洲区的三例疑似禽白血病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ALV-AB)及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ALV-J)对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武汉市新洲区送检病例为血管瘤并发黑色素瘤、淋巴瘤及髓细胞瘤并发现肝细胞异常增生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ALV-AB亚群血清抗体阳性;荆门市送检病例为淋巴瘤并发髓细胞瘤,AB亚群、J亚群血清抗体均为阴性;襄阳市送检病例为典型的髓细胞瘤混杂纤维肉瘤,ALV-J亚群血清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97.
鞭炮生产原料荧粉造成300多只蛋鸭中毒死亡。死亡率达到60%,持续时间一个多月。对死亡鸭各脏器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肺因异物沉积呈出血性变化;肝实验坏死,并且枯否氏细胞明显增生,内有黑色颗粒;肾出现广泛的肾小管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98.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自然感染DTMUV的病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蛋鸭临床表现主要以产蛋量骤然下降为特征,严重病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破裂,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凋亡或坏死;卵泡周围有大量空泡状细胞和小动脉增生,增生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生的空泡状细胞为上皮细胞,DTMUV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细胞内。综上表明,DTMUV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发生增生、凋亡或坏死,导致卵泡闭锁,进而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为阐明DTMU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肠道疾病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生长速率及效益。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这需要兽医人员非常熟悉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由于在健康猪及病猪身上都发现有一些致病因子 ,因而将来所面临的挑战是能很好地评断在实际情况中 ,致病因子的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100.
肠道疾病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生长速率及效益。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这需要兽医人员非常熟悉临床症状和剖检疫变,由于在健康猪及病猪身上都发现有一些致病因子,因而将来所面临的挑战是能很好的地评断在实际情况中,致病因的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