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牛IL-18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白细胞介素18(bovine interleukin-18,BoIL-18)的成熟蛋白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该重组菌经0.3mmol/L IPTG诱导8h,SDS-PAGE电泳表明,BoIL-18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44kD,凝胶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融合蛋白占工程菌菌体总蛋白的31.8%;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检测纯化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实验证明,BoIL-18融合蛋白浓度大于0.10mg/L时,对PBMC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IFN-γ的诱生实验显示,BoIL-18融合蛋白浓度大于0.20mg/L时,能促进IFN-γ的产生,且随着BoIL-18浓度的增加,对IFN-γ的诱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2.
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SPF鸡造成免疫抑制状态,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鸡脾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PF雏鸡接种REV后,除呈现生长缓慢症状外,并出现了中枢免疫器官严重萎缩等免疫抑制状态的典型表现。IFN-γELISA显示,REV感染后7d(7dpi),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至15dpi,IFN-γ水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但至50dpi仍显著高于对照鸡。这是REV感染鸡后对IFN-γ影响的首次直接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3.
从新乡地区某獭兔养殖场发病死亡兔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分离菌被鉴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头孢噻呋两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4.
根据GenBank上A型流感病毒M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猪群中A型流感病毒的RT-PC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RT-PCR方法敏感、特异,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猪群中A型流感病毒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猪流感病毒河南株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省有呼吸道症状的5个不同猪场采集棉拭子和肺组织样品.样品处理后,通过尿囊腔途径接种10日龄SPF鸡胚.获得3株病毒,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H3N2亚型流感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分别是0-9.56/0.2 mL,10-8.56/0.2 mL 和10-8.44/0.2 mL,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是10-1.56/0.1 mL,10-1.45/0.1 mL 和 10-1.50/0.1 mL;它们的血凝素对热不稳定,能凝集1%马、牛、驴、猪、绵羊、鸡、兔、豚鼠、小白鼠及人O型血的红细胞.这为了解河南猪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内源性小分子RNA(MicmRNA,miRNA)或外源性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iRNA)引起的靶基因沉默的基因调控方式。由于RNAi具有很强的、特异的基因调控能力,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包括药物靶标的筛选、候选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分析、基因治疗的测试和功能缺失筛选等^[1]。  相似文献   
27.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疫苗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为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从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分离鉴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制备了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灭活疫苗用于鸭场免疫,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5日龄SPF鸡后,取21日龄和35日龄鸡的淋巴细胞,运用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对ConA和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rChIL-18)的反应,并用MTT法检测NK细胞和CTL对MD肿瘤细胞系CU147的杀伤活性及rChIL-18和IFN-γ对它们的作用。结果显示,SPF鸡感染MDV后淋转水平显著下降,NK细胞、CTL杀伤活性在感染后21日龄时升高,而在35日龄时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下降。rChIL-18对对照组和感染组SPF鸡的淋转水平和杀伤活性均有提高作用,同样IFN-γ也具有提高NK细胞和CTL杀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2008年冬新乡一猪场突然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剖检变化,有目的地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流感病毒的检测,证明该起疫情是由猪流感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