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林业   531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520篇
  505篇
综合类   2944篇
农作物   395篇
水产渔业   401篇
畜牧兽医   1566篇
园艺   485篇
植物保护   20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u^2+、Cd^2+(Megalobrarn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u^2+、Cd^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mg/L、0.38mg/L、0.27mg/L、0.23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mg/L、8.34mg/L、6.36mg/L、4.44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mg/L、17.56mg/L、15.33mg/L、14.62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mg/L、0.849mg/L、3.372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正>20世纪90年代,芽苗类蔬菜因其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栽培技术简便而又无公害,备受人们青睐。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是指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的总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厘清气候变化下开都河源区的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开都河源区1960—2019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有序聚类法、小波分析法,分析开都河源区径流量演变规律,并基于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斜率变化率法、气候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960—2019年,开都河源区年径流量以1.714×108m3/10a的速率增加,Hurst指数为0.83,径流量变化存在3个主周期,分别为36、21、9 a,径流量突变点为1995年;开都河源区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以0.239℃/10 a和7.670 mm/10 a的速率增加,Hurst指数分别为0.85和0.83,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和0.598;基于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斜率变化率法、气候弹性系数法得出的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源区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9.9%、73.1%、43%,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0.1%、26.9%、57%,3种方法对基准期径流量模拟的...  相似文献   
994.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样线法,调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经调查确认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8科210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古北界种类略占优势。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鸟类划分为5个群落。调查得知,不同群落的优势种、常见种有较大差异;同一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数量、遇见频次的季节差异明显。运用Shannon Weinner指数计算各群落的多样性;采用E=H/Hmax。计算群落中各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用百分率相似性数(index of percent similarity)对各群落做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结构与各群落类型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密切相关,群落的空间结构越复杂,则物种多样性就越高;湿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而高山灌丛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各群落类型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均较低;鸟类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5.
SCoT-PCR是一种单引物扩增分子标记。为了将SCoT分子标记应用于海南油茶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中,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方法,分析模板DNA、dNTPs、Taq DNA聚合酶及引物4种因素对海南油茶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构建海南油茶SCoT-PCR体系,并筛选多态性引物。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NA浓度对海南油茶扩增效率影响不大,高浓度dNTPs利于扩增产物,而Taq酶和引物扩增高效率偏于中浓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南油茶SCoT-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s>模板DNA;总体系为20μL时,最佳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为30 ng,dNTPs浓度为0.30 mmol/L,引物浓度为0.60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00 U。利用构建的SCoT-pcr体系对80条SCoT单引物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6条SCoT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平均值达到76.25%。本试验结果可为海南油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6.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C、咖啡碱、芳香物质等,这些成分在贮运过程中如存放不当,能加速茶叶的自身氧化及霉变,直接影响其品质,导致经济价值和饮用价值的明显下降,因此,生产和消费对绿茶贮藏保鲜都极为重视。本对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机理、低温储藏保鲜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97.
扇形雾喷头磨损对微生物农药施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微生物农药因其具有不污染环境、防治作用持久、无残留、杀伤特异性强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但因利用率较低、施药技术落后、专业施药器械匮乏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笔者分析了扇形雾喷头球头结构与雾滴尺寸、雾滴沉积量和农药中的活体微生物存活率等微生物农药活性衡量指标的相关性。建立了喷头磨损测试系统,雾滴沉积量和微生物农药活性测试系统,利用三维测量仪和激光粒度仪等试验测试了扇形雾喷头球头结构尺寸与雾滴沉积量和农药中活体微生物的存活率的变化关系。采用SPSS软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量化分析微生物农药活性各性能指标与扇形雾喷头球头尺寸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分析认为:目前沿用的喷头失效评估方法不适用于微生物农药施药,为保持微生物农药活性,满足其使用要求,TP11002型扇形雾喷头磨损率应小于6.74%,球头短轴尺寸不能超过0.5 mm,TP8004扇形雾喷头磨损率应小于6.91%,球头短轴尺寸不能超过0.45 mm。结果表明,微生物农药活性不能仅以农药中的活体微生物存活率为衡量指标,应考虑到雾滴沉积量和活体微生物存活率的综合影响。扇形雾喷头球头结构尺寸与雾滴沉积量和活体微生物存活率存在线性关系,根据扇形雾喷头球头结构尺寸的变化判断微生物农药活性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为微生物农药施药时对施药器械的失效评估和提高微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沙冬青、沙地云杉、克旗山杏和凉城山杏的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分别建立了适合沙地云杉、沙冬青、克旗山杏和凉城山杏的ISSR标记扩增体系;利用筛选出的11个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高的引物对沙地云杉、沙冬青、克旗山杏和凉城山杏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得到清晰谱带187条,多态性谱带18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40%。应用POPGENE32分析表明:观察等位基因数(N_a)为1.984 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678 1,Nei’s基因多样度(H_e)为0.396 4,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Ⅰ)为0.582 0。采用UPGAM法聚类分析表明:沙地云杉、沙冬青、克旗山杏和凉城山杏可分为3类,克旗山杏和凉城山杏为Ⅰ类,沙地云杉为Ⅱ类,沙冬青为Ⅲ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山杏物种之间的亲缘性之外,沙冬青与山杏的亲缘关系较远,相似性较低;沙地云杉与山杏2个不同物种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9.
垦白糯2号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以自交系W 58为母本,自交系W 6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白糯玉米杂交种。经2011—2013年的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和品质检测,该品种表现鲜穗糯性好、香味纯正、营养丰富,同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产量。是鲜食糯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1])。鲜穗采收期100d左右,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00.
棉花苗期耐低氮基因型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耐低氮的棉花品种(系),挖掘棉花自身吸收利用氮素的潜力。【方法】以三大棉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270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利用沙培的试验方法,分析其在低氮和适氮两个水平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耐低氮品种。【结果】270个供试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变异系数较大,除SPAD值和低氮水平第一批的根干物质质量和总干物质质量外,变异系数都达到10以上,氮积累量变异系数达到60.02。第一批的SPAD、叶面积、根干物质质量相对值的最大值大于80%,第三批和第四批的SPAD、株高、根干物质质量、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总干物质质量相对值的最大值大于80%,说明所选材料中存在低氮水平下长势良好即耐低氮品种。【结论】初步筛选出中棉所35、中棉所69、豫棉12、新陆早12号、新陆早23号等32个耐低氮品种;筛选出中棉所64、中662、新陆中15号、新陆早53号等32个氮胁迫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