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人工繁殖孵化得到的杂交鳢、乌鳢、斑鳢仔鱼,在水温26±1℃下,进行三种仔鱼饥饿致死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仔鱼50%饥饿致死时间分别为14d、16-17d、10d;100%饥饿致死时间分别为19d、21d、15d。杂交鳢、乌鳢、斑鳢三种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强弱顺序依次为:乌鳢>杂交鳢>斑鳢。  相似文献   
92.
杂交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杂交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道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鳢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在肝、十二指肠部位都显著高于其亲本(P<0.05);而肠道是杂交鳢及其亲本分泌淀粉酶的主要器官。乌鳢幽门盲囊、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斑鳢和杂交鳢(P<0.05),杂交鳢前肠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P<0.05)。同时,这3种鱼肝脏中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比较弱,但在胃、十二指肠和前肠中较高,对蛋白的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杂交鳢胃、十二指肠、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都是最高的,且胃和前肠的脂肪酶活性与斑鳢和乌鳢相比差异显著(P<0.05)。斑鳢分泌脂肪酶的主要部位在胃部,乌鳢在幽门盲囊,而杂交鳢在胃部和幽门盲囊都能大量分泌脂肪酶。综上所述,杂交鳢消化组织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它的亲本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则是乌鳢较高。  相似文献   
93.
亚洲龙鱼     
龙鱼分布区域广泛,从亚洲的东南亚、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直至澳洲与新几内亚都有繁衍。亚洲龙鱼可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过背金龙、红尾金龙、青龙、黄尾龙等七种,它们有着异样特征与不凡的观赏价值,可谓是人们繁忙工作之余养殖与消遣的佳品。  相似文献   
94.
杂交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交鳢,也称杂交生鱼,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hanna maculata)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杂交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湖南生鱼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一种以山东  相似文献   
95.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GD080715-1、GD080715-2)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大青叶、石榴皮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吴茱萸和菖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BC为50~100 mg/mL;而苦地丁、栀子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BC〉200 mg/mL。  相似文献   
96.
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GD080715-1、GD080715-2)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大青叶、石榴皮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吴茱萸和菖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BC为50~100 mg/mL;而苦地丁、栀子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BC>200 mg/mL。  相似文献   
97.
点带石斑鱼的核型、C带、Ag-NORs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邹记兴 《水产学报》2005,29(1):33-37
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C带及Ag-NORs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2n=48,核型组成为48t,NF=48,没有异型性染色体分化;(2)在最小一对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其染色体臂之间,靠近着丝粒部位有明显的次缢痕;(3)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核仁的数目为1~4个,1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最高,多达55%,4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占2%;(4)50%有丝分裂中期相能观察到Ag-NORs,Ag-NORs主要出现在第24对同源染色体上,第5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观察到,但其它染色体上则没有;(5)Ag-NORs的数目在不同的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为1~4个,出现4个Ag-NOR~的频率最低(6.8%),出现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58.1%);(6)第24对同源染色体近着丝粒的臂内具次缢痕,是A乎NORs所在的区域,该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结构异染色质,即Ag-NORs与C带强阳性呈现严格的同步对应;(7)点带石斑鱼所有染色体着丝粒为阳性C带,而且第24对染色体几乎整个染色体臂都呈C带阳性,着色强度与该对染色体上的着丝粒C带相同。最后讨论了核型演化规律和Ag-NORs、C带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8.
蛇鳄龟(Cheiydra Serpentjma)又名小鳄龟,肉龟。蛇鳄龟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龟肉属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天然保健品,因此,农业部推荐为“适应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
该试验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几种养殖的特色鲤科鱼类品种[禾花鲤(Procypris marus)、麦溪鲤和光倒刺鲃(Spinibarbas hollandi)]和野生捕捞的普通鲤鱼(Cyprinus Carpio)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肠道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人工池塘养殖的光倒刺鲃和麦溪鲤,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野生鲤鱼与禾花鲤;同时,禾花鲤的肌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特性。同种消化酶活力在不同种类的鱼中有不同的活力表现,说明消化酶活力受鱼类品种、食性、栖息环境、投喂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6.维生素的最适需要量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因受年龄、水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饲料配方、养殖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蛇鳄龟常常不能摄取足够量的维生素。生物体若缺乏维生素,会使某些酶的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机能,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