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414篇
基础科学   404篇
  296篇
综合类   3141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290篇
畜牧兽医   1513篇
园艺   642篇
植物保护   24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与其他常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辅以人工检索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过刊资料库,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病例数2 55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对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12.51,P<0.000 01),且治疗组在改善MBI评分、SWAL-QOL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上无明显优势,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现代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52.
城市湿地鸟类栖息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不仅是公众休闲游憩的载体,还是城市生物栖息的重要区域。在海珠湿地三处区域分别开展鸟类群落调查,并用噪声量化人类游览活动的强度,以惊飞距离来反映鸟类对人类活动的容忍度和适应性。结果发现鸟类群落的组成与栖息地的配置有关。不同生态型的鸟类对人为干扰适应性不同,以涉禽的惊飞距离最长。在游览强度大的区域鸟类容易被惊飞,但惊飞距离较短。建议通过制造隔离和视觉遮蔽、降低噪声和设置投喂点等措施来降低人为干扰对鸟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发挥热带森林的生态功能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为揭示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在海南岛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低地雨林设立 1 ha 固定样 地。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 3 cm 的乔木树种共 3 660 株,分属于 52 科 121 属 236 种;乔木层中龙脑香 科、大戟科、壳斗科占据较大的优势,其中青皮是群落的建群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特征;低密度种 97 种,占样地总树种数的 41.10%;群落中植物个体数量、胸径级呈倒“J”字型,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 胸径较小,结构分层不明显;吊罗山低地雨群落特征分析至少面积要达到 6 400 m2 。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0、1.5和2.0 g/L)水溶性硒肥(锌硒葆),分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随之增加,其中桂糯615增幅最大,硒含量最高达到0.265 mg/kg,是清水对照的2.82倍。不同糯玉米品种镉、砷的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桂甜糯611镉、砷含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52.94%和77.78%。糯玉米硒含量与镉、砷含量相关性分别为-0.5509和-0.8530,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喷施外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外源硒肥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的硒含量,同时降低其镉、砷含量。  相似文献   
955.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主要气候变化因子之一。大气CO_2浓度升高促进植被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进而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目前,国际上有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消长关系并不清楚。深入研究和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对定量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的固碳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及主要驱动因子,发现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著促进植被生物量碳的累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氮库储量,但却明显减少土壤活性氮源的供给。大气CO_2浓度升高可降低旱地CH4吸收汇的功能。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源效应完全抵消土壤的碳汇效应,并且抵消近50%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且随其在大气中富集强度的增加呈减弱趋势。本文还提出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影响土壤-大气温室气体交换的主要生物和环境控制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估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6.
风积沙掺量对冻融-碳化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实际服役环境,利用风积沙等质量替代部分天然河砂制备不同风积沙替代率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冻融循环-碳化耦合试验。分析冻融循环-碳化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的损伤过程,借助核磁共振仪探讨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演变与其耐久性之间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每个试验周期中,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和碳化时间,但作用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冻融循环-碳化作用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大于碳化-冻融循环作用;当风积沙替代率由0增加至40%时,混凝土的初始孔隙度降低,同时试验中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减小;混凝土内部凝胶孔和少害孔占比对其孔隙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具有主导作用,当凝胶孔和少害孔占比之比在5~25之间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孔隙度变化不超过1%,在0~5之间减小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孔隙度变化明显;风积沙的加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分布,风积沙替代率为40%的风积沙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抗冻融、抗碳化能力。该研究可为风积沙混凝土在寒区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7.
谢泉根  黄艳鸿  戴琴  肖丽萍  肖莉  胡翰 《南方农机》2019,(5):172-172,178
以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作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作为解决路径,引入电子书包平台工具,将其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电子书包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基于其教学功能基础上,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案。  相似文献   
958.
重庆工程学院客户满意度研究所(简称客户满意度研究所)作为典型的科学研究组织,正在校企合作、实验室协同发展、人才培养、团队孵化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文章以重庆工程学院客户满意度研究所为例,分析研究所运营初期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959.
邹慨然 《南方农机》2019,(9):277-279
本文详细介绍了主拱拱肋斜拉扣挂施工中扣锚索的自平衡张拉、塔偏实时监测新工艺。在建造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工艺进行智能化张拉扣锚索使得扣锚索索力以及塔架偏位在工程精度之内,扣锚索自平衡张拉、塔偏实时监测新工艺的成功实施,有效控制了扣塔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实现了特大桥梁施工过程监测智能化,该工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60.
植物工厂生菜根际通风对冠层和根际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植物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环控方式难以实现各处均匀通风,环控效果难以保证,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根际通风方法,使植物工厂环境空气流经水培系统中营养液面与栽培板之间的空气层后进入植物冠层下部,实现高效的通风。该文以成熟期的生菜作为试材,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低速连续通风(LCRV)、高速间隔通风(HIRV)与传统通风方式(CEC)下生菜冠层及根际环境参数变化进行对照,测试其通风调温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空气层温度均低于环境温度,湿度则普遍高于环境。其中,LCRV温度最低,与环境温差能够达到4.07℃;CEC湿度最高,可达100%。在冠层下部,LCRV温度低于环境3.47℃;CEC湿度较环境提高27.56%;该区域CO2浓度在LCRV作用下较CEC高139×10~(-6)。随着高度的增加与冠层遮挡的减小,根际通风对冠层上部环境参数的影响逐渐削弱,LCRV温度仍为最低,但其温差已经缩小至0.75℃,CEC温度则高于环境0.84℃;各处理相对湿度与环境的差异也有所减小,数值最高的LCRV较环境高15.8%。在营养液中,LCRV液温较CEC降低4.03℃;HIRV大幅减缓了溶解氧下降趋势,试验结束时仍维持在3.8 mg/L,同期LCRV和CEC处理只有1.8 mg/L。由此可见,传统环控方式下冠层与环境参数差异明显,以环境参数作为调控依据不够准确;相比之下,根际通风在解决传统环控方式通风温控不均匀的同时,对地上部及地下部多种微环境参数调控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环控要求,提高空调温控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