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9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4篇 |
农学 | 177篇 |
基础科学 | 255篇 |
190篇 | |
综合类 | 1358篇 |
农作物 | 207篇 |
水产渔业 | 87篇 |
畜牧兽医 | 711篇 |
园艺 | 239篇 |
植物保护 | 1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河麂,又名獐,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形似麝,与麝相比,身长体高,体重15~17 kg. 舟山獐个体较大,个别体重达19 kg.冬毛毛干粗而被毛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獐暗褐色,有浅色斑点,随 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有不大的眶下腺(麝无),但无麂那样的额腺.雄性无角,獠牙(上犬齿)很发达;四肢蹄较宽;尾短,被短毛,似断尾.有四胃,为反刍类食草动物.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霉菌病在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暴发频繁,危害严重,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隐性流行。临床症状不明显,症状、精神状况、剖检变化呈现多样性。因此,临床诊断时,极易出现不能定性的情况。临床上,肉鸡发病后临床变化及剖检症状比较明显,便于总结和定性。种鸡或蛋鸡发病后,多以慢性、隐性、多样化形式出现,诊断更为困难。由于对霉菌病了解不多,该病没有及时得到预防和控制,一直长期流行至今,尤以高温潮湿的7~8月份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研究雏鸡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内B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以不同日龄的SPF鸡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鸡脾脏、胸腺及法氏囊内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脾脏中,4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比较多,7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下降,随后,7至21日龄细胞含量逐渐升高;胸腺内则是在4日龄时IgM+B淋巴细胞含量相对较高,而IgA+、IgG+B淋巴细胞几乎没有;在法氏囊中,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在4至14日龄时逐渐升高,并且IgA+和IgG+细胞含量在21日龄时基本趋于稳定,但是IgM+B细胞含量则在21日龄时有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各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始终以IgM+细胞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45.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0~1998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等草原地区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系列研究. "干重换算法"为草原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实用的方法;内蒙古不同草原和荒漠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特征;锡林河流域六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亦有所不同;羊草等牧草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放牧率及退化草场围栏恢复、落地油污染、施用稀土元素等人为因素会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微生物多样化变化亦符合"中度干扰理论";土壤微生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存在明显的优势更替现象. 相似文献
46.
47.
48.
采用樱桃谷肉鸭与不同家鸭进行正反杂交,记录杂交后代0~8周龄体增重、饲料消耗,并于56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指标、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养至8周龄,反交组合均比正交组合生长速度快,且樱桃谷肉鸭♂×绍兴鸭♀(YS)组饲料报酬(3.0∶1)、半净膛率(87.0%)、全净膛率(80.0%)最高,樱桃谷肉鸭♂×荆江鸭♀(YJ)组利润(2.8元),腿肌率(18.0%)、胸肌率(7.0%)、瘦肉率(25.0%)最高;荆江鸭♂×樱桃谷肉鸭♀(JY)组宰前活重(2018.7 g)、屠体重(1854.2 g)、屠宰率(94.0%)最高。 相似文献
49.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的伴孢晶体被优氯净液处理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失去暗蓝色光泽,呈暗黑色,难溶于碱性缓冲液。虽能溶于昆虫的胃液,却失去致病性。用扫描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优氯净能破坏伴孢晶体蛋白的一级和立体结构,使晶体蛋白失活,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能力测定结果表明:1毫升0.03%有效氯优氯净液在3分钟内能消毒50微升BT菌液(3μg伴孢晶体/μl菌液)。消毒BT菌污染桑叶,用0.01%有效氯优氯净液浸泡3分钟即可。考虑到生产上的安全性,我们建议用0.05%有效氯优氯净消毒3—5分钟。 相似文献
50.
葛云法尹兆正丁良冬俞建昌邵丽霞章金泉方盛国 《野生动物》2014,(1):81-84
为做好朱鹛的迁地保护工作,进行人工繁育是短时间内提高种群数量的最有效措施。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从陕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引入5对朱鹦,通过5a努力,目前存栏数已达118只,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以朱鹦浙江种群的人工繁育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2008—2012年饲养的138只朱鹃雏鸟的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疾病包括:腿部疾病4种(10例,占7.25%):船桨腿、卷曲趾、关节肿大、皮下气肿;头颈部疾病3种(15例,占10,87%):交叉喙、长短喙、歪脖子;还有其他疾病3种(5例,占3.62%):育雏室小气候控制不良引发的疾病、胚胎病或孵化不良引发的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通过分析病因,提出防范措施,为后续的育雏工作提供指导,以避免类似的疾病再次发生,促进朱鹦人工种群的发展,对其他濒危野生鸟类的人工复壮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