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邱深本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7,22(2):24-24
育成雉鸡啄肛癖的诊治邱深本,郭予强,詹朝坤(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30)(广州芳村农业开发贸易公司广州510360)雉鸡营养要求比家鸡高,目前暂未有专门的配合饲料,饲料育成雉鸡多用小鸡料。某场用某种牌号小鸡料饲喂雉鸡,引起极严重的啄肛癖。其... 相似文献
22.
23.
在某集约化猪场采集疑似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的肺、淋巴结等病料,进行检测,将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培养72~96 h后细胞单层出现明显的CPE。收获病毒经RT-PCR方法检测,并将此PCR产物经纯化后连同引物送相关公司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缺失株,将该病毒命名为HPPRRSV-GD07b株。将GD07b株序列与国内外19株PRRSVNsp2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Nsp2基因与CH-1a株等4株PRRSV经典株同源性较低,为60.5%~81.6%;而与14株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为90.6%~98.9%。 相似文献
24.
对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所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中国分离株之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其遗传变异规律和时空传播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 6.0、RDP 4.95、SimPlot 3.5.1、BEAST v1.10.4、jmodeltest 2.1.7、Tracer v1.7.1、TempEst v1.5.1、FigTree v1.4.3以及SpreaD3 v0.9.7等对分离株分别进行系统进化树、基因重组、毒株溯源、种群动态和时空传播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国内IBV毒株分为6种基因型,以LX4型为主;重组分析发现,1株四川分离株N基因存在重组现象;贝叶斯最大分支置信树分析显示,中国IBV最可能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辽宁省。贝叶斯谱系地理学分析显示,IBV毒株在国内存在多条传播路径并形成了3个流行中心: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华北和华东地区(河北、山东和江苏)以及华南地区(广东、广西),其中,山东最可能成为IBV的毒株来源库。本研究揭示了中国IBV的起源及其传播途径,N基因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25.
26.
27.
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动物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是动物机体生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多种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营养代谢都有密切关系,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功能均有很大影响。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体内生物氧化、能量供给等方面的代谢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28.
29.
<正> 应激是家禽常见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正常的应激反应是家禽适应体内外环境的生理调节。而过度应激或病理应激,则影响家禽健康,降低饲料报酬,生产性能下降甚至造成家禽死亡,因此,对引起家禽应激的种种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应激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在20世纪30年代,希莱先生(Mr.Se-lye)首次发表了应激现象的文章,他指出应激就像是生病一样,所以正确说法应激应该是生理的反应。以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应激的概念已改成:身体对于外界一些应激因子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所以严格地说反常气候、温度过高或过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