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豫西脂尾羊血液蛋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析了河南豫西脂尾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红细胞蛋白质(Ep)、前白蛋白(Pa)和血清酯酶(Es)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豫西脂尾羊群体中Hb存在3种基因型为HbAA、HbAB、HbBB,它们受HbA和HbB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其中HbAA基因型频率为0.0571,HbAB为0.6286,HbBB为0.3143;HbA等位基因频率为0.3714,HbB为0.6286。Tf存在3种基因型为TfAA、TfAB、TfBB,它们受TfA和TfB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其中TfAA基因型频率为0.2000,TfAB为0.2545,TfBB为0.5455;TfA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3,TfB为0.6727。Ep有EpAA和EpAa共2种基因型,其中EpAA基因型频率为 0.4286,EpAa为0.5714;EpA基因频率为 0.7143,Epa为0.2857。Es基因座有2个等位基因即Es+和Es-,而且Es+和Es-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500和0.4500,有3种基因型Es++、Es+-、Es--的频率分别为0.4250、0.2500和0.3250。Pa上未检测到多态性,它呈现单态。  相似文献   
22.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业生产也在不断进步,所面临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提升势在必行。将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的山东省更要注重对小麦病虫害的危害性研究。本文分析多方面因素,将多种防治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如何更好地统筹病虫害防治,体现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掌握绿色先进的治理手段,并给出实施办法,旨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秸秆条带还田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及其与土壤水氮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 2015年和2016年在辽宁铁岭开展田间试验, 设置垄间旋耕+秸秆还田(RR+S)、垄间旋耕(RR)、隔行垄间旋耕+秸秆还田(IR+S)和隔行垄间旋耕(IR) 4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 与不还田处理相比, RR+S和IR+S分别增产6.7%和8.2%, 其穗粒数、收获指数均显著增加, 但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RR+S和IR+S处理较RR和IR处理, 3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7.8%和6.1%, 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增加6.9%和4.5%。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玉米根长密度增加29.4%和22.7%, 其中30~60 cm土层达到显著水平, 根冠比降低21.0%和32.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和7.0%。垄间与隔行垄间处理间水氮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垄间处理(RR+S和RR)的土壤水、氮在空间上呈“植株中心两侧含量对称分布”状态, 而隔行垄间处理(IR+S和IR)则呈“植株中心两侧含量不对称分布”状态。说明秸秆条带还田(RR+S和IR+S)通过优化耕层土壤结构及土壤水氮分布, 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 但水氮空间分布对产量未产生直接影响。此外, 干旱年份(2015年)秸秆条带还田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为东北春玉米高产高效和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4.
邢静 《花卉》2019,(16)
科学的挑选屋顶绿化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做好植物的科学运用,有助于提高城市内空间的利用效果,实现空气净化、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目标,所以做好屋顶绿化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5.
邢静 《花卉》2019,(14)
城市屋顶绿化工程的推广、开展,有助于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活环境,优化城市内的生态环境状况,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城市屋顶绿化价值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6.
<正> 联邦德国正在风倒木林地上进行大规模的森林更新。多年实践表明,用纸浆板、苯乙烯海绵塑料及塑料制成的各种各样植苗钵对造林苗木不太适用。 在赫斯坦那(施瓦布斯克尤拉)一个森林苗圃制造了一种新型带软边的植苗钵。植苗钵容量达3升,是由纤维素、纺织纤维和浸染药物制成。当植苗钵同土壤和腐殖质接触时,苗木的根就无阻碍地穿过软边长出来。在植苗钵互相接触时亦出现这样情况。  相似文献   
27.
镉(Cd)是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严重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素(CTK)能够缓解镉对植物的毒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克隆了多年生黑麦草CTK信号通路基因LpARR10,该基因具有6个外显子,编码598个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LpARR10与拟南芥B类ARR转录因子(B-ARRs)聚为一组,其中与AtARR10和AtARR12的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LpARR10具有B-ARRs典型的磷酸受体结构域、磷酸化和金属离子结合位点。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TK(25 μmol·L-1 6-BA)和Cd(200 μmol·L-1 CdCl2)处理0.5、2、6、12、24和48 h均显著提高了黑麦草根部LpARR10的表达;而在叶片中,LpARR10的表达仅在CTK和Cd处理2和6 h后显著升高。过量表达LpARR10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在无Cd的MS培养基上生长10 d后,根长和鲜重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含有Cd(180 μmol·L-1 CdCl2)的MS培养基中,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的根长和鲜重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综上,LpARR10在细胞分裂素调控的植物耐镉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明确鸡ANP32家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在不同月龄鸡免疫器官中的表达特征,为后续研究鸡ANP32家族蛋白与新城疫病毒(NDV)复制及其致病性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分别构建鸡ANP32家族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荧光观察分析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NP32家族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鸡ANP32家族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NP32A、pEGFP-C1-ANP32B和pEGFP-C1-ANP32E,转染HEK-293T细胞后得到正确表达,获得携带EGFP标签的融合蛋白EGFP-ANP32A、EGFPANP32B和EGFP-ANP32E,其分子量分别为60.0、57.9和56.9 kD。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EGFP-ANP32A、EGFP-ANP32B和EGFP-ANP32E的荧光与细胞核荧光完全重合,即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NP32家族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免疫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ANP32A和ANP32E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且在2月龄免疫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达峰值;ANP32B基因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以1月龄鸡免疫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鸡ANP32家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且ANP32家族基因在不同月龄鸡免疫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这3个基因具有独特的表达特征,其表达差异与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