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4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0篇 |
农学 | 287篇 |
基础科学 | 166篇 |
213篇 | |
综合类 | 1569篇 |
农作物 | 298篇 |
水产渔业 | 189篇 |
畜牧兽医 | 676篇 |
园艺 | 397篇 |
植物保护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86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81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191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可达90%以上。本文对一起杂交商品鹅小鹅瘟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疾病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以期为养殖户防治小鹅瘟提供参考,促进养鹅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新型动物饲料资源──螺旋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藻归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细胞生理结果类似于细菌的藻类植物。已发现的螺旋藻有 36种,多数为淡水种,只有 4种分布在海洋中。目前人工养殖的螺旋藻主要有两种,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而我国主要养殖的是钝顶螺旋藻。本文将较为系统地介绍螺旋藻对人和动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及主要营养评价,也将报道螺旋藻的开发现状及用作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和开发前景。 1螺旋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 目前国内外养殖的螺旋藻主要有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其外观形态基本相…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我国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14型(APMV-14)的基因组特性,对2022年从我国家禽中新分离到的2株APMV-14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株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444 nt,结构均为3''-N-P-M-F-HN-L-5'',3''前导序列和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55和277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36 nt);2株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99REGR↓L103,具有低致病性禽副黏病毒分子特征;2株毒株HN蛋白长度均为607 aa,明显长于2011年日本分离株APMV14/duck/Japan/11OG0352/2011(580 aa)。同源性分析显示,我国分离的2株不同宿主来源的APMV-14毒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与APMV-14代表株11OG0352同源性最高(91.0%),与其余禽副黏病毒同源性仅为45.0%~52.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APMV-14毒株与日本APMV-14分离株(11OG0352)位于同一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2株来源于不同宿主(鸡和鸭)的APMV-14毒株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说明APMV-14已具备水禽—陆禽的跨种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PMV-14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微波处理构建不感染内生真菌德兰臭草种群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会对生物组织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为了研究微波技术对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内生真菌的去除效果,采用微波中低档对感染内生真菌的德兰臭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杀菌处理,通过显微镜检结合植株内生真菌分离技术、种子萌发指标、植株生长指标评价内生真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输出功率300 W的微波处理30 s能有效杀灭种子中的内生真菌,并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微波处理10 s,20 s分别降低植株带菌率的10.7%,25%,并且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微波处理较长时间(40 s及以上时间)虽能有效杀灭种子中的内生真菌,但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微波处理种子技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可行的内生真菌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45.
46.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对于猪肉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加,而猪肉的生产量更是在近年来占据着畜牧业的第一位。为了对我国养猪业进行有效发展,对猪类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提升,更需要对当前猪的疫病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全面降低猪患疫病的可能性,减少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就将针对猪的疫病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7.
研究旨在评价重组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在临床中的效果。将40 000只三黄肉鸡分为A组、B组、C组,A组20 000只,B组19 900只,C组100只。A组与B组分别免疫疫苗A与疫苗B,C组为不免疫对照组。2周龄首免,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份。6周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20 000只蛋鸡分为D组、E组、F组,D组10 000只,E组9 900只,F组100只。D组与E组分别免疫疫苗A与疫苗B,F组为不免疫对照组。2周龄首免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份。6周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13周龄进行三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免疫后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于不同时间监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14 d,各组三黄肉鸡和蛋鸡均未出现副反应,且2~3次免疫后,疫苗基本吸收完全。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三黄鸡首免2周后HI抗体即可达到5.0以上,3周后可达到完全保护水平;蛋鸡在产蛋高峰前可达到7.5 log2以上,2~3次免疫后抗体即可达到峰值9~10 log2。研究表明,不同厂家疫苗免疫后抗体均可产生100%保护,但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8.
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8年6月-2000年10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12个地(市)的20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分析,结合种鸭场、养鸭户的调查,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以3-15日龄最多,发病日龄在逐年增大,发病月份以5-6和9-11月最多,而且混合感染病例增加。在病因的调查中发现,除了种鸭免疫和母源抗体影响外,多数的发病属于养殖户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