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厘清气候变化下开都河源区的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开都河源区1960—2019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有序聚类法、小波分析法,分析开都河源区径流量演变规律,并基于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斜率变化率法、气候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960—2019年,开都河源区年径流量以1.714×108m3/10a的速率增加,Hurst指数为0.83,径流量变化存在3个主周期,分别为36、21、9 a,径流量突变点为1995年;开都河源区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以0.239℃/10 a和7.670 mm/10 a的速率增加,Hurst指数分别为0.85和0.83,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和0.598;基于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斜率变化率法、气候弹性系数法得出的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源区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9.9%、73.1%、43%,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0.1%、26.9%、57%,3种方法对基准期径流量模拟的... 相似文献
3.
4.
靳曼;吕慧源;邢坤;呙于明;聂伟 《中国畜牧杂志》2020,(12):93-98
本试验旨在比较玉米、小麦、豆粕、棉粕4种常规饲料原料在同日龄北京油鸡和AA肉鸡中的养分生物学效价。试验选用18日龄AA肉鸡384只、18日龄北京油鸡768只,随机分为8组,包括玉米组、15%小麦组、30%小麦组、45%小麦组、豆粕组、棉粕组、无氮日粮组和饥饿组,分别饲喂玉米代谢日粮、15%小麦代谢日粮、30%小麦代谢日粮、45%小麦代谢日粮、豆粕半纯合日粮、棉粕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饥饿组不饲喂日粮,每组6个重复,AA肉鸡每重复8只鸡,北京油鸡每重复16只鸡。全收粪法收集各组22~24日龄粪样,25日龄时,按重复收集豆粕组、棉粕组和无氮日粮组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并计算代谢能和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玉米和小麦在北京油鸡中的真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显著高于AA肉鸡,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极显著低于AA肉鸡;除个别氨基酸外,豆粕和棉粕在北京油鸡中的各种氨基酸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A肉鸡。综上所述,与同日龄AA肉鸡相比,玉米和小麦在北京油鸡上的代谢能较高,而粗脂肪表观代谢率较低,豆粕和棉粕在北京油鸡上的标准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壳长(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和泥沙质(粒径120μm)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集中和分散)对毛蚶潜沙时间和潜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毛蚶潜沙过程分为准备、潜沙及结束3个阶段。在两种底质条件下,集中播撒方式的毛蚶潜沙时间均短于分散播撒方式,但同种底质不同播撒方式下的毛蚶潜沙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论是集中播撒还是分散播撒,沙质条件下毛蚶的潜沙时间均短于泥沙质的潜沙时间,并且在分散播撒方式下,两种底质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种底质条件下,毛蚶的潜沙率均表现为集中播撒高于分散播撒。研究表明,与泥沙质底质相比,毛蚶在沙质条件下更易于快速潜底;与分散播散方式相比,集中播撒更利于毛蚶快速潜底。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4—2014年古尔图河新渠首水文站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气象水文要素的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并论证古尔图河气象水文要素与奎屯河、艾比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气温、降水、径流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年际变化率分别为7.95%,15.84%,6.68%;(2)气温在1980s末期发生突变,降水突变时间早于气温(1980s初期),径流突变时间最晚(1990s末期);(3)气象水文要素呈现多种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以25~28年、17~22年、4~6年最为常见;(4)径流与气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与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5)奎屯河的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与古尔图河呈正相关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的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