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8篇
  3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绥滨县土壤硒含量及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节土壤硒水平、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预测和防止硒环境问题,以绥滨县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插值的分析方法研究绥滨县土壤全硒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流经绥滨县的黑龙江水,松花江水以及地下水质量状况,并对富硒后水稻籽粒和蔬菜硒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绥滨县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189mg·kg-1,为足硒土壤。流经绥滨县的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其微量元素各项指标好于地下水,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为松花江水黑龙江水地下水。当地主栽品种水稻绥粳4号扬花期叶面富硒后水稻籽粒全硒平均含量为0.23mg·kg-1,按国家食品中硒含量标准在0.1~0.3mg·kg-1为安全含量。  相似文献   
102.
硫、硒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施用硒、硫肥料,研究硒、硫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施硫肥、单施硒肥和硒硫互作3种方法找出最佳施肥方案,为优质牧草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单施硫肥时,施肥量为S80mg·kg-1时植株含硫量最高,再增加硫肥的施用量,植株硫含量下降。施硫量为S40mg·kg-1时干物质积累最多,但植株中的叶绿素含量随施硫水平变化却不明显。硒用量对植株的干物质影响不明显,而叶绿素随着硒量的增加而增加,硒量为Se3.0mg·kg-1时苜蓿叶绿素含量最高。硒硫元素互作表明,施硫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植株中的硒积累,而S20mg·kg-1+Se1.5mg·kg-1处理植株的硒含量最高,随施硫量的增加植株中硒的积累量变少。施肥处理为S40mg·kg-1+Se1.5mg·kg-1时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其综合表现也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采用不同改土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对人工建植草地苜蓿和羊草生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K 有机肥处理对苜蓿和羊草的增产效果好于其它处理,比对照增产37.9%和49.9%;其次是NPK 石膏和NPK十沸石.混播牧草有机肥的增产效果达到81%,其次是N7.5P7.5K5处理,增产达53.8%.表明改土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提高人工建植草地牧草生物产量有明显的提高.NPK 有机肥处理对羊草全氮和全磷都有最好的促进作用,比CK分别高出47%和33%;NPK 沸石处理对苜蓿全氮的积累最有利,比CK高51.2%,NPK处理对全磷积累最有利.另外施肥和施用改土物质都促进牧草中钙和锌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104.
分析哈尔滨建成区土壤有机质和pH变异性与各养分值间相关性,利用GIS软件绘制样点分布图,采用SPSS 12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建成区整体土壤表现为弱碱性,从利用方式上表现出由草地-林地-路边pH呈上升趋势。建成区pH变异均小于10%,表现为弱变异性,其他养分除呼兰区速效磷变异达103.97%为强变异外,其他养分变异均在10%~100%为中等变异。建成区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5.4~73.3 g.kg-1,平均值为45.6 g.kg-1,变异幅度为21.23%~69.56%。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和全钾、pH呈负相关性但不显著。建成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为适中,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5.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对黑土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单施化肥(NPK)相比,配施有机肥(MNPK)、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秸秆全量还田(SNPK)分别增加3.04%、2.44%、1.66%;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46.28%、7.57%、14.18%;配施有机肥(MNPK)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起显著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SNPK)和配施生物炭(BNPK)分别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17.20%和14.23%。配施有机肥能提高水溶性有机碳比例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MNPK)对于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有效调控其关键组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蔗糖合成酶(SS)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豆叶片SS分解方向的活性在幼嫩叶片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成熟叶片仅表现出有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合成方向的酶活性在不同品种间、不同叶位上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SS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合成方向的酶活性,说明在大豆叶片中SS主要起分解蔗糖的调节作用;SS活性与大豆叶片中的蔗糖含量间具有正相关性,其中绥农14和不结瘤大豆的幼嫩叶片中SS合成方向的酶活性与蔗糖含量间达到了显著水平(r值分别为0.765和0.732);不结瘤大豆成熟叶片的SS分解方向的酶活性与蔗糖含量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86)。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条件下有机物料在黑土中分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土壤中埋置砂滤管的方法明确不同积温、水分、pH以及物料与黑土不同配比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和草木樨秸秆在低温下也易于分解,但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玉米和大豆残体,在高温条件下易于分解,低温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在灌溉的条件下,小麦和草木樨秸秆易于分解;而玉米和大豆残体,在灌溉条件下易于碳的积累;不同量有机物料与土壤混合发现,加入秸秆量越少,分解越少;土壤pH在作物残体还田的第一年影响其分解速度,加速积累不易于分解,以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8.
有机肥对土壤盐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盐渍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广辟盐渍土改良的途径,笔者在典型的盐渍化草甸土上进行了有机肥改良土壤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有机无机结合,可以促进脱盐,抑制返盐。除Ca2+外,HCO3- Cl-、SO42-、Mg2+、K+、Na+含量年平均施有机肥的均低于对照,同时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5%。  相似文献   
109.
施肥对退化草原植物群落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退化草原植物群落产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干草产量增加最多,干草产量达4 500 kg/hm2,为不施肥的4.9倍。各处理增产效果依次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化肥与石膏>化肥与沸石>化肥>不施肥;施肥后植被盖度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含水量增大,全量养分有所提高。说明施用有机肥和石膏或沸石等改土物质能明显增加牧草产量、改善土壤性质,对退化草原植被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这4种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的C0/(C0 C)为49.96%,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速效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的C0/(C0 C)变化范围是8.10%~14.39%,均表现出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均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从总体分布趋势来看,4项养分指标均呈现出由西向东、由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