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72篇
  66篇
综合类   659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545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概述了无机陶瓷膜的结构组成,过滤机理及其突出特点,并总结了近几年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2.
樱桃辣椒是一种食用观赏型小辣椒,其幼果乳白如珍珠,熟果鲜红如樱桃,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能当作花卉观赏,是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73.
为探究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矫治梨树缺铁黄化症的分子机制,对水培获得的缺铁黄化杜梨叶片喷施4 mmol/L的FeSO4(处理T1)和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纳米纤维素与FeSO4按电荷比1∶3 000螯合,处理T2),以喷施去离子水作对照(CK),处理72 h后,测定叶片活性铁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并对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叶片活性铁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0.7%和235.8%,SPAD值显著提高26.1%和61.7%,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70.1%和98.5%,T1与T2之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相比CK,T1、T2分别有1 033、1 943个差异基因.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3个部分T2富集的GO项数量均大于T1,主要涉及金属离子固定、氧化还原过程、叶绿体、光合捕光过程等.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与CK相比,T1仅有55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4个通路中,T2有712个差异基因注释到18条通路中,主要参与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光合组织的碳固定、代谢途径等通路.杜梨铁蛋白家族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T2的4个铁蛋白基因表达量均高于T1.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和光合作用2个通路中,T1和T2比CK共有58个基因表达量上调,其中56个基因在T2的表达量高于T1.选取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8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综合分析,喷施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能调动更多的基因和代谢通路,使其矫治梨树缺铁黄化症的能力强于FeSO4.  相似文献   
974.
为了检测动物原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利用氨苄青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能使其脱离纳米金粒子表面的特性,并利用核酸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HCR)将信号放大,最终通过检测纳米金溶液吸收光谱的变化建立一种氨苄青霉素残留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首先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的最优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方法中,NaC1溶液最优浓度为1 mol·L-1,HCR的最优终浓度为11.5% (V/V),HCR与纳米金孵育的最优反应条件为37℃、30min.氨苄青霉素的检测范围是0~1.2 μmol· L-1,线性方程为y=0.1636x+0.025,R2=0.9953,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 nmol·L-1,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回收率是92.30%~103.27%.建立的氨苄青霉素适配体的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氨苄青霉素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75.
将家蝇(Musca domestica)蝇蛆进行不同高温的水浴处理,测量蝇蛆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显示,50℃处理抗氧化活力变化不显著,80、100℃处理短时间内出现显著下降,但残留的抗氧化活力在随后的高温中保持稳定,提示家蝇蝇蛆存在耐高温抗氧化物质。将蝇蛆提取液在100℃处理不同时间以筛选耐高温抗氧化物质,结果表明,经100℃处理5 min筛选到的抗氧化物质在50、80、100℃保温5 h,甚至在120℃超高温条件下保温30 min,其抗氧化活力均保持稳定。SDS-PAGE电泳结合三氯乙酸沉淀反应结果证明,该物质为分子量约为30 ku的多肽。  相似文献   
976.
三北地区冷水鱼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5—8月对三北地区主要冷水鱼养殖的虹鳟、大西洋鲑、银鲑、西伯利亚鲟等发病鱼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期为冷水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发病鱼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西北地区青海的虹鳟主要为烂鳃、出血等;东北地区辽宁的银鲑为体色发黑、内脏有出血点等;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大西洋鲑主要表现为肠炎、烂鳃等;华北地区的北京西伯利亚鲟表现为体表严重出血、吻端周围红肿等。无菌条件下从患病鱼内部器官取样划线培养细菌,并进行氧化酶反应、革兰染色、API 20生化鉴定、16S rRNA保守序列分子鉴定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从患病的辽宁银鲑中分离到12株杀鲑气单胞菌、1株不动杆菌;从牡丹江大西洋鲑中分离14株杀鲑气单胞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6株不动杆菌、2株黄杆菌;青海虹鳟鱼中分离到9株温和气单胞菌、6株维氏气单胞菌、6株不动杆菌、2株黄杆菌、2株鲁氏耶尔森菌;从北京房山西伯利亚鲟鱼中分离到3株海豚链球菌、3株不动杆菌、10株停乳链球菌、2株维氏气单胞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黄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89株菌中有92.13%和96.6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具有很强的耐药性,有100%、93.26%、91.10%、92.13%、91.01%和94.38%的菌株分别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其中对左氧氟沙星无耐药菌株;另外,不同地区相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77.
为河南浓香型烤烟产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云烟87、贵烟2号和渠首1号的成熟度及其互作对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品种及其互作对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总氮4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成熟度对烟叶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3.79%、73.39%、95.5%和65.07%,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33.69%、19.61%、1.61%和8.46%,成熟度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9.6%、5.94%、1.86%和4.61 %;烟碱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依次为适熟>过熟>未熟。云烟87、贵烟2号和渠首1号在适熟和过熟时采收烟叶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相似文献   
978.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GGR6号处理聊玉18玉米种.结果表明,GGR6号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千粒重和产量、提高生产效益的作用,尤以GGR6号30 mg/kg拌种+拔节期20mg/kg喷一次的处理效果最好.从而找到一种对玉米生产简单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  相似文献   
979.
以6种不同生长型桃幼叶为材料,为适应SSR分析要求,对常规CTAB法、改进CTAB法、常规SDS法以及SDS-CTAB结合法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所提取的DNA呈黏稠状的浅褐色沉淀,难以溶解;常规SDS法和SDS-CTAB结合法提取的桃基因组DNA浓度较低,在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改进CTAB法提取DNA完整性较好,D260nm/D280nm值介于1.8 ~2.0,RNA去除干净,其SSR分析(引物CPPCT26)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表明此方法提取的不同生长型桃幼叶基因组DNA完全适于SSR分析.  相似文献   
980.
宜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县级市,其小蚕共育情况对宜州经济发展和蚕茧产、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宜州市小蚕共育室的规模、设施、消毒、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为宜州市小蚕共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