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了研究藏猪MHC-DQB1第四内含子遗传多态性,根据CenBank中家猪SLA-DQB1基因的全序列(登录号为NC_010449.1)设计特异性引物,试验采用对藏猪、长白猪、杜洛克(共90头)在第四内含子扩增出的984 bp DNA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第四内含子1169位有T→G的突变,1159位...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用了埋植CIDR栓法、埋植PRID栓法、PG法以及PMSG+PG法四套方案对西藏41头母牦牛进行了超数排卵试验。试验结果: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7.4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6.5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8枚/头,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经过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之后,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6.2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也为6.2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6枚/头,CIDR+FSH法与PRID+FSH法两组、两次PG法与PMSG+PG法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CIDR+FSH法和PRID+FSH法组与两次PG法和PMSG+PG法组之间差异都极显著(P<0.01);用CIDR法和PRID法进行西藏牦牛超排效果较好,并可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4.
1998--2001年在海拔4200m的当雄县草原站;对从国内引进的60个牧草品种(其中禾本科10属37个品种、豆科8属22个品种,苋科1属1个品种和国外引进的19个品种(其中禾本科7属17个品种,豆科1属1个品种)、胡颓子科1属1个品种)计79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小区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区间试验,经过对牧草的生育期观测、生长速度测定、产草量测定、越冬率测定、营养成份测定等综合分析研究,筛选出11种比较适宜在当雄县及相同生境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分别是巴西燕麦、丹麦444燕麦、加拿大燕麦、青海披碱草、甘农二号紫花苜蓿、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卒粒苜缩、Sikem多花黑麦草。791-2箭舌豌豆、7501箭舌豌豆、葡萄牙毛苕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西藏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状况,针对西藏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比较线性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在利用体尺性状预测体重时的准确性。测定102头革吉那布地区两岁龄牦牛相关体尺性状(体高、体长和胸围)与体重,然后将数据按照不同比例梯度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传统的一般线性模型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机)分别构建体尺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每个比例均重复5次,将体重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作为当前比例下的模型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训练集数据的增加,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较稳定在0.71至0.80之间,而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最高达到0.91。故在训练集数据充足的情况下,相比于一般线性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微生物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的协同降解效果,从西藏农田土壤和长沙稻田腐叶堆积物中筛选出6株高温纤维素降解菌,构建纤维素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6,分析复合菌系M6对堆肥物料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总养分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6处理具有较好的CMC-Na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在50℃下发酵25 d时,接种复合菌系M6的油菜秸秆降解率可达16.4%;复合菌系M6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堆肥温度及较长的高温时间,在发酵的第3天迅速达到温度峰值(63.7℃),其高温期可持续8 d;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物料pH值呈弱碱性;堆肥末期,复合菌系M6处理总有机碳含量由50.44%下降至32.77%,总氮含量由1.79%升高到2.28%,碳氮比由28.18下降至14.19,总养分含量为13.27%;复合菌系M6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始终高于其他处理,堆肥末期种子发芽指数为107%,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具有较好的腐熟度及品质。  相似文献   
18.
19.
以西藏青稞品种"藏青320"为主要实验对象,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及行距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经过实验分析发现,青稞品种"藏青320"适宜于高播种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较低播种量的条件下,行距较小易取得较高的产量,播种量较高的条件下,行距较大易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多糖提取和除蛋白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分析,最后确定绿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为95℃,料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4.5h,而后以3%(w/v)三氯乙酸溶液除蛋白,80%乙醇最终浓度沉淀多糖,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灰白色粗多糖粉末,粗多糖得率为15.44%,后经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得率为5.87%,粗多糖中绿豆多糖含量为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