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7篇
  34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总结了葡萄各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2.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子影响、麦田朵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地区间、田块间有很大差异。笔者在分析麦田杂草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防除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83.
氨气和硫化氢的挥发是堆肥发酵过程中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该试验以鸡粪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填充料,调节堆料C/N值,有效控制堆肥发酵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除臭菌剂和填充物料的加入能缩短发酵脱臭的时间,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损失和硫化氢的释放,与对照相比,除臭菌剂能够提前10d左右消除臭味,糠醛渣可减少氮素损失18.3%以上。  相似文献   
84.
小麦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牛筋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小麦秸秆的不同部位(根、茎、穗)不同浓度水浸液(6.25,12.5,25,50,100mg?mL-1)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麦秸秆根、茎、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牛筋草发芽率逐渐降低,发芽指数逐渐减少,以最高浓度100mg?mL-1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部位水浸液处理的牛筋草发芽率依次为对照(84.5%)>根(71.3%)>茎(68.7%)>穗(58.7%),发芽指数依次为对照(18.39)>根(12.82)>茎(6.77)>穗(6.07)。根部水浸液对牛筋草苗高无显著影响,茎、穗部水浸液只有在最高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幼苗高度,但是对根部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当根、茎、穗部水浸液浓度为6.25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7.1%,17.8%及6.6%,而当其浓度为100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25.6%、31.6%及95.6%。通过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得到小麦秸秆根、茎及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根部生长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19.182,157.545及41.007mg?mL-1  相似文献   
85.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黄淮海北部地区土壤结构改善和籽粒产量提高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试验设夏玉米前茬深松、翻耕、隔年深松和传统耕作旋耕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深松、隔年深松、翻耕能够显著降低1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尤其以20~4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增加2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有利于维持夏玉米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7.79%~18.09%;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每公顷产量提高4.1%~9.3%。各处理间以深松和隔年深松处理表现最好,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隔年深松是兼顾高产节能高效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86.
为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技术,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对不同播种密度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当,降雨量差异较大且上一年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区域,密度高于45 000株/hm~2,马铃薯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商品率和产量下降,密度低于30 000株/hm~2,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商品率较佳,但产量较低。同时,在降雨量低于350 mm、种植密度约37 500株/hm~2的区域,或降雨量高于350 mm、种植密度约45 000株/hm~2的区域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7.
为获得固定化纳豆菌材料,以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对纳豆菌生产纳豆激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VA中加入SA进行细胞包埋可获得渗透性能好强度高的固定化细胞.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当PVA的浓度为9%、SA的浓度为1%、硼酸的浓度为5%、CaCl2的浓度为6%时,固定化细胞的强度最好,采用摇床培养可连续发酵使用6次,活性也很高,产生的纳豆激酶酶活溶纤圈直径积达87.69 mm2·15μL-1.  相似文献   
88.
青树包村位于湖北省长阳县中西部,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7.6℃。总面积3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1021户,总人口3548人。其所在火烧坪乡曾是长阳县最贫  相似文献   
89.
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用2.0%NaOH+2.0%HCl预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52.56%,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甜高粱秸秆粉经2.0%HCl+2.0%NaOH预处理后,糖化效果优于其它处理;当糖化温度为50℃时,甜高粱秸秆粉的糖化率最高;反应体系的pH为5.0时,糖化率最高;糖化时酶加量以15 IU/g为宜;3种突变菌株比较而言,lwl79发酵产乙醇比较高,乙醇终浓度为15.48 g/L。  相似文献   
90.
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的表现,为栽培方式和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华北地区主栽的11个品种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讨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栽培处理方式对水稻的产量有较大影响,有机栽培处理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皆低于常规处理,而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构成要素方面,单位面积穗数只有米糠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而结实率恰恰相反,米糠处理显著高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