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4篇
  38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7月16~22日,山西省右玉县县委、县政府会同雁北行署科委召开了“右玉县农业发展战略论证会。”来自省内外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省、地有关部门的专家教授、及科技工作者共一百人参加了会议。去年十月,右玉县委、县政府新班子成立后,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六字”方针和一九八八年提前十二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实施方案。本次会议旨在对“十六字”方针及实施方案的现实性、科学性作充分地论证,以期得出右玉县或类以右玉县的黄土高原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为此,会前论证会筹备办公室测算了1984~1988年农业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绘制了“右玉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农业发展规划示意图”和“分项示意图”,编制了《右玉县农业自然  相似文献   
92.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self-reinforced polyethylene,简称SRPE)单丝的结晶形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用SRPE单丝结晶度、声速值比普通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单丝均有提高,其内部生成了串晶结构;SRPE单丝断裂强度、结节强度和结强损失率比普通PE单丝分别提高了12.75%、4.82%和12.69%,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27.72%。结论可供渔具设计及网线材料选配时参考。  相似文献   
93.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对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胶园土壤、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8月栽植的两个相邻橡胶林段,2008年4月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幼龄胶园间种香蕉和葛藤均可提高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以间种香蕉的效应最明显;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葛藤>间种香蕉>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香蕉>间种葛藤>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葛藤可提高胶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间种香蕉则降低这两种酶活性。【结论】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胶园微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胶农非胶收入。  相似文献   
94.
病芽的不同处理对桑赤锈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全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桑赤锈病发病初期病芽的两种不同处理,对桑赤锈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剥除病芽处理区病情呈快速增长状态,拟合方程为:Y=5.82654-1.18242X 0.24296X2;剥除病芽处理区,病情稳定在较低水平,拟合方程为:Y=5.08598-2.6384X 0.4225X2-0.01865X3;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二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说明剥除发病初期病芽对控制桑赤锈病流行效果显著,也可实现对桑赤锈病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95.
 1991~1992年,对楚雄市、南华、姚安、路南、玉溪、通海、峨山、江川、澄江、华宁、弥勒、建水等12个县市烟草病毒病种类和发生特点进行了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根据症状发生特点分类,采集代表性病标样,室内进行生物接种、电镜观察、血清学反应,最后确定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96.
黄璐莹  乔伟峰      杨泓川  柴逸贝    何天祺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370-378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研究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城乡共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构建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框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县域尺度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并针对两者耦合协调程度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由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的趋势。(2)县域之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不均衡性较为明显。(3)绝大多数区县的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呈协调状态,仅有丰县和雎宁县呈轻度失调状态。(4)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耦合程度可划分为双滞后型、农村发展滞后型、城镇化滞后型和协调型4种类型,新时期应当因地制宜采取调控策略实现城乡协同治理。综上,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好,但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拉动机制,构成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7.
甘薯覆膜栽培可增温保温、提墒保墒,解决春季甘薯种植中低温、干旱的问题,且植株生长发育协调、健壮,品质好、产量高。甘薯膜覆栽培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的从整地到收获一套综合栽培技术,黄土高原地区春季单垄覆膜栽培甘薯的10项技术体系在大田试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显著效果。甘薯覆膜栽培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建议政府加大推广扶持力度,促进甘薯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各环节的一体化、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使甘薯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究植物甾醇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成分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规格相近的中华绒螯蟹360只,随机分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蟹,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5、50、100 mg/kg植物甾醇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植物甾醇添加组可提高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且有降低中华绒螯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含量的趋势(P=0.081);50、100 mg/kg植物甾醇添加组可食内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雄蟹可食内脏中的总胆固醇含量低于雌蟹,而粗蛋白含量高于雌蟹。由此可知,植物甾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产性能且降低中华绒螯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改善可食内脏的抗氧化能力,50 mg/kg为适宜添加水平;与雌蟹相比,雄蟹可食内脏总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粗蛋白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
分步型流域“降雨-流出”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地表流出的计算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北部的六道沟流域为流域模型,在确定试验流域地形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利用运动波理论和拟河道网开发分布型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观测流量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适用于北部黄土高原的实际,研究结论为该区域的地表水资源的推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归纳总结了应用太阳能灯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主要技术,具体包括设备准备、诱虫灯的使用方法、诱杀效果的检查与记录、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森防工作者和相关林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