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4篇
  21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扁豆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嫩荚有炒食、煮食、腌制等多种食用方法,是一种药食两用蔬菜,市场需求量很大,根据田间观察与学习,总结出扁豆种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应的措施,为种好扁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牛胚胎移植产业化超数排卵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供体牛的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超排方案、青年奶牛的月龄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重复超排次数、超排间隔时间、卵巢状态、胎次与产后间隔时间对超排效果的影响,共超排供体奶牛1 127头次,回收胚胎共10 900枚,可用胚胎数量为6 942枚,平均每头次获得胚胎数量为6.73枚.结果表明:①应用PSO1、PSO2和 PSO3三种方案进行超排处理,PSO3方案的超排成功率和平均回收可用胚胎数均高于其他两个方案;②利用发情周期9~11 d的自然发情奶牛直接超排效果最好;③对青年奶牛进行超排处理,应限制超排起始时间,15月龄以上的青年奶牛超排效果较好;④供体牛连续重复超排控制在3次以内,连续4次超排处理后极大降低胚胎可用率;⑤超排处理的间隔最短时间应该选择46~60 d;⑥经产牛1~3胎次超排效果较好,7胎次以上较差;⑦产后间隔时间选取80~90 d.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供体牛的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试验对比了中药和西药对几种影响奶牛胚胎移植效率的繁殖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①激素疗法中GnRH一次治疗卵巢囊肿的治愈率为83.0%,GnRH PG治愈率为86.4%,中药内服一个疗程治愈率为73.8%,GnRH 中药内服治愈率为87.4%;各治疗组治愈后第一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2.3%、54.4%、58.1%和55.3%.②黄体退化不全形成硬肿的供体奶牛经2个疗程内服中药治疗,总治愈率91.3%,治愈母牛再次用于超排,所获胚胎数量及可利用率与正常母牛没有显著差异.对持久黄体的治疗以促孕灌注液和激素疗法中PG注射效果最好,治愈率分别为85.9%和89.1%;治愈后2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77.6%和75.5%.③卵巢机能减退4个治疗组中,FSH LH组、PMsG hCG组、促孕灌注液组和中药内服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6%、63.8%、73.8%和82.5%;治愈后2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2.9%、58.2%、65.7%和67.3%.④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土霉素油剂和促孕灌注液效果较好,治愈率分别为85.4%和84.8%,治愈后2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3.9%和82.0%;PG注射治愈率为76.3%,治愈后2个情期受胎率为78.9%;中药内服组治愈率为79.4%,治愈后2个情期受胎率为84.7%.⑤为预防胚胎死亡采取3种控制措施,对照组、P4补充组、hCG组和内服中药组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分别为53.3%、56.1%、62.1%和58.3%;胚胎移植后受胎率分别为43.3%、49.2%、53.3%和55.3%.治疗组的受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在“全面禁抗”即将来临的背景下,我国肉鸡养殖业面临极大的挑战。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已成为研究热点。抗菌肽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抵抗外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活性,是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抗菌肽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肽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作简要说明,介绍抗菌肽在使用过程中对肉鸡机体生长性能、疾病防治、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和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与大豆株型和产量相关QTL位点及候选基因,对以东农42(♀)和东农50(♂)为亲本,与168个家系构建的F2:12、F2:13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的株高、分枝数、四粒荚数、百粒重性状测定表型数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R语言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进行加性效应及上位效应分析,共计定位到43个QTL位点,贡献率超过10%的主效位点为14个,包括株高3个、分枝数8个、四粒荚数1个和百粒重2个;其中11个位点与前人已报道位点重合,分别位于4、6、8、16和19号染色体上;qBN-6-2(13.21%)、qBN-6-5(19.96%)和qBN-6-6(13.69%)为3个环境重复定位到的位点,qHSW-19-1与多个已报道位点均有重合。通过上位性分析,获得株高、分枝数、四粒荚数和百粒重位点分别为3、6、6和62对。根据所定位到的物理区间和定量预测,筛选到Glyma.04G238800、Glyma.03G1...  相似文献   
26.
槟榔黄化病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海南的槟榔种植业,其病原被鉴定为APV1 (Areca palm velarivirus1)病毒。为了提高APV1病毒检测的效率及灵敏度,本研究拟采用免疫捕获RT-PCR (IC-RT-PCR)对APV1病毒进行检测。首先制备APV1病毒外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然后将抗体包被PCR管,加入槟榔黄化叶片或者与APV1病毒虫媒粗提取液进行免疫捕获,最后进行RT-PCR检测。研究结果显示,IC-RT-PCR对槟榔黄化病叶片样品中APV1病毒的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高2 500倍,对粉蚧样品中APV1病毒的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高125倍。IC-RT-PCR避免了RNA提取的环节,检测效率提高,且检测灵敏度更高,对检测的浓度样品具有巨大技术优势。本研究结果为APV1病毒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渭洛河夹槽地带沙荒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该区沙荒地整治及其综合效益提升提供决策支撑。[方法]以渭洛河夹槽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当地沙荒地整治的必要性,沙地整治现状及预期目标,从研究区沙地治理的优势出发,对以生态安全为核心的沙荒地整治模式的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建立基于熵权物元法的沙荒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据此获得了符合研究区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研究区沙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为优良等级,整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结论]提出了新形势下沙地整治及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从而促进研究区沙地资源的良性利用。  相似文献   
28.
大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盆栽干旱胁迫方法,对11份大豆材料进行抗旱性分析,测定与抗旱性相关的茎干重、根干重、主根长、总根长、根冠比、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共8项生理和形态鉴定指标,以干旱胁迫与非干旱胁迫条件下获得的生理和形态指标,来评价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大豆材料抗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是东农47、L-79、黑农44、Conrad,灰色关联度ri0.8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嫩丰11、绥04-5804、石大豆1号、绥农29的关联度为0.8~0.6,为较抗旱品种;中黄10号和垦04-8579为较敏感品种,ri为0.6~0.5;方正秣食豆为敏感品种,关联度ri0.439。  相似文献   
29.
农家品种作为重要的种质资源,其抗病性鉴定对大豆遗传育种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采用摩擦接种法对46份农家大豆种质进行N1和N3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N1株系表现高抗的农家种质为6份,分别是铁荚子、天鹅蛋、青仁黑豆、黑豆、大青仁和冬豆;对N3株系表现高抗的农家种质为6份,分别是铁荚子、天鹅蛋、青仁黑豆、黑豆、化眉豆和小白脐;对N1和N3株系均表现高抗的种质为4份,分别是铁荚子、天鹅蛋、青仁黑豆、黑豆。这为SMV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与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进行分子辅助鉴定,46份农家种质通过Satt114分子辅助鉴定,共筛选出8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种质,分别是铁荚子、黑豆、天鹅蛋、大青仁、青仁黑豆、冬豆、丰地黄、小白脐,其中丰地黄和小白脐的鉴定结果与摩擦接种法的鉴定结果不符,需进一步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聚焦森林资源领域,通过分析福建顺昌、江西资溪、北京门头沟三地搭建的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中的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模式,阐述顺昌县森林资源统计、资溪县林业金融创新、门头沟区林业碳汇交易案例。通过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为建设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