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3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IPCC及我国相关方法研究了重庆市污水处理部门的碳排放情况,主要对2000-2009年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过程产生的CH4 和N2O,以及由能源消耗间接产生的CO2 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9年重庆市 生活污水处理部门累计产生碳排放205.24万tCO2-eq,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加约50%.其中,污水处理过 程产生的CH4 为主要贡献者,占总量的45.25%,N2O 占28.62%,CO2 占26.13%.人均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年均增加46.68%;碳排放水平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32.4%.  相似文献   
72.
2022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10.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107.5mm,较常年同期偏少8.5%;全国平均日照时数575.2h,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大部农区秋季光热条件较好,东北地区初霜期较常年偏早但持续时间短,南方晚稻区未出现大范围寒露风天气,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收晒和秋播,秋收秋种总体进展顺利。但是,江西、湖南和贵州东部等地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导致部分地区油菜播种出苗困难,部分在地作物及经济林果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3.
<正>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在农用浅机井的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含水层具有砂层薄、颗粒细,涌水量不大的特点,近年来常采用竹笼包网过滤器。这种过滤器的工艺技术已由水电部编入即将颁发的农用机井技术规范中。所谓竹笼过滤器,即在穿孔(或条孔)混凝土管外垫竹筋后,紧贴混凝土管外周,再包上由质韧力强的竹片、竹篾分别为经和纬交叉编织成的园形竹笼网。若在粉细砂地层使用,在竹笼外再包一层尼龙网纱(图1)。这种过滤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利用造价便宜、易于加工的竹篾代替镀锌铁丝;二是骨架外的竹笼具有立体桥式与水平条缝两种孔隙,渗透性较强。为了进一步完善竹笼过滤器的设计,我们对竹笼过滤器进行了渗透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74.
2011年秋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秋季(9-1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北方冬麦区大部、华南大部降水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同期。秋收主要时段光温条件较好,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晒;秋播期及播种以来热量条件充足,墒情适宜,利于秋播作物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北方冬麦区底墒充足,为后期安全越冬奠定了良好的水分基础。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西南地区东北部阴雨和雾霾天气较多,光照偏少,秋收、秋播以及油菜健壮生长和冬小麦冬前壮苗受到一定影响;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的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晚稻遭受轻至中度寒露风危害,产量形成受到一定影响;干旱和暴雨洪涝发生范围小、程度轻,北方大部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晚,秋季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总体偏轻。  相似文献   
75.
2017/2018年度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北方大部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分蘖和安全越冬。南方大部地区初冬和冬季后期光热充足,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1月中旬东部地区遭受3次较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月上旬再次出现阶段低温,南方部分地区油菜、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遭受冻害和寒害。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持续偏低,为1981年以来第6低值,严寒天气使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华北东部冬季降水持续偏少,为2000年以来最少,麦田表层墒情持续下降,部分地区不利冬小麦返青。  相似文献   
76.
李秋阳  赵秀兰 《植物保护》2012,38(6):147-150
为了解云南沧源县农田害鼠种类、密度、繁殖特性、分布及为害特点,采用"夹夜法",于2010-2011年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沧源县农田害鼠有黄胸鼠、臭鼩鼱、卡氏小鼠、大足鼠、小家鼠、宽齿鼹、短尾鼩等7种。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9.22%;臭鼩鼱和卡氏小鼠为常见种,分别占22.62%和15.18%;其他鼠种占2.98%。混合种群平均鼠密度为2.54%±0.88%;雌雄性比0.94∶1.00。年内夏秋季为繁殖高峰期;5-6月和9-11月为危害高峰。平均怀孕率为31.88%,平均胎仔数(6.92±0.43)只。不同鼠种在不同季节睾丸下降情况不同,夏秋季下降率高。臭鼩鼱具有隐睾现象,睾丸不下降。黄胸鼠和臭鼩鼱分布广泛,全县均有分布。卡氏小鼠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稻区。  相似文献   
77.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日渐严重。本文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就科学选择饲养地点和合理配置饲养面积;选育优良畜禽品种;控制日粮的营养成分;畜禽废物的处理与利用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减少畜禽生产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两种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为383 692.68 hm~2,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30%.2)保护区荒漠化程度较重,以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5.20%;两种荒漠化类型发生的荒漠化程度不同,风蚀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5.59%,而盐渍化荒漠化发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盐渍化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3.31%.3)保护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有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9.56%,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达343 558.6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不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分别占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的43.01%和87.42%,草地以重度为主,占草地荒漠化面积的63.20%,未利用地以极重度为主,占未利用地荒漠化面积的89.28%.【结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单一以风蚀为主,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为主,且主要存在未利用地中,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封育保护减少人为破坏是遏制保护区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本文监测了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2008-2010年间的水环境状况,研究了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江回水区不同月份间水环境因子有显著差异,但不同年度间差异不显著;各断面间水环境差异不显著;小江回水区TN、TP污染一直比较严重,但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小江回水区水质未呈现进一步恶化趋势;小江回水区总体呈现轻度-中度富营养化水平,2009年、2010年的富营养化水平较2008年有所降低。叶绿素a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TN、COD、WT呈显著正相关,与SD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含量关系密切的环境因子随季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0.
监测了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2008-2010年间的水环境状况,研究了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江回水区大多数水环境因子在不同月份间、不同年度间有显著差异;各断面间水环境因子差异不显著;小江回水区总氮(TN)、总磷(TP)污染一直比较严重,但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小江回水区水质未呈现进一步恶化趋势;小江回水区总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2009年、2010年的富营养化状况较2008年有所降低.叶绿素a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溶解氧(DO)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SD)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含量关系密切的环境因子随季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