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糯玉米高产栽培措施最佳组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正交优化设计原理,在中等产量水平的壤质潮土上,对糯玉米在NPK配比、施肥量、密度、品种等4个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品种,次要因素是施肥量,最后是N、P、K配比,并找出了糯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2.
长蠕孢属真菌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蠕孢属建立后的140多年间,由于对属的概念缺乏准确的理解,在其名下发表了实际上属于不同分类单元(属)的大量种名,随着人们对这类真菌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属大量的种被分别划归到其他属中。例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棒孢属(Gorynespora),外孢霉属(Exospori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凹脐蠕孢属(Drechslera),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等,  相似文献   
33.
利用实时定量PCR对瘤胃甲酸甲烷杆菌定量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解决传统微生物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寻找快速、准确、灵敏的瘤胃微生物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以16S rDNA为靶序列,建立了瘤胃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的分子定量方法。【结果】采用本文所设计的引物、探针以及相应的PCR反应体系,检测极限可达到30拷贝(15个甲酸甲烷杆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要更为迅速、灵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所测得的细菌数量与采用传统的最大或然数记数法所测的细菌数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957,P<0.01),表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利鲁杂交肉牛和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中甲酸甲烷杆菌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利鲁杂交肉牛瘤胃液中的甲酸甲烷杆菌浓度是荷斯坦奶牛的5.6倍。【结论】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建立的瘤胃甲酸甲烷杆菌的分子定量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苹果苦痘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苹果苦痘病病果与正常果实的差异以及苦痘病的发病原因、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分析了目前苦痘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乙醇提取桑葚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pH值1.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0.5h,料液比为1∶2。  相似文献   
36.
以刺葡萄为材料,设不同施钾量(0、135、270、540 g/株)研究其光合作用。结果表明:当施钾量为270 g/株时,各时期刺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较高,着色期时达最大,为8.91μmol/(m~2·s);当施钾量为540 g/株时,各时期刺葡萄叶片的气孔导度均较高;当施钾量为270 g/株时,刺葡萄叶片的蒸腾速率在膨大期较高,为5.33mmol/(m~2·s);当施钾量为270 g/株时,除开花期之外,各时期刺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钾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时期刺葡萄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0:00和16:00时出现峰值,10:00时,膨大期、着色期和落叶期均以施钾量540 g/株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分别为6.05、7.63和4.75μmol/(m~2·s),施钾量为270 g/株时的净光合速率次之,而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以施钾量135、270 g/株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分别为5.31和5.61μmol/(m~2·s);16:00时,除开花期以施钾量540 g/株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之外,其他时期均以施钾量270 g/株时净光合速率达最大值,分别为4.26、3.61、2.87、2.30μmol/(m~2·s)。综合本研究结果,施钾量为270 g/株时较有利于刺葡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7.
秦皇岛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皇岛市地处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关系到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秦皇岛市水自然环境及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实现该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8.
秦皇岛市灌溉农业项目是“九五”期间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根据项目工程及项目区农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特点,对项目实施后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及耕作方式,开发利用水资源,增施化肥、农药及林业建设项目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施肥,控制农药用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加强乡镇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3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种配体激活的核受体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该因子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后能与目标基因启动子内的反应元件相结合,从而调节核内目标基因的表达。PPARs自首次在小鼠中被克隆出来以来,在人类、啮齿类、两栖类及鱼类中被相继克隆。PPARs因其在糖脂类代谢,细胞分化、凋亡,炎症反应等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中。简述了PPARs结构与分类及作用机理,归纳了PPARs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及炎症反应等主要生物学功能,并着重总结了哺乳动物、鱼类及胚胎发育中PPARα和PPARγ基因克隆表达情况,最后对PPAR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不同包装材料对绿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贮藏12 d不同包装材料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微孔膜包装可明显抑制绿芦笋的呼吸强度,降低水分损失和叶绿素的分解速率,较好地保持了绿芦笋的原有品质;PE膜包装能够有效降低VC的降解速率,但保鲜效果较微孔膜次之;保鲜纸包装能够较好地抑制叶绿素的分解,但贮藏期较短;泡沫箱包装对延缓绿芦笋衰老效果不明显,不适于用作绿芦笋贮藏保鲜的包装材料,可结合其他措施作为周转箱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