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12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41.
对张梁已建立的生态农业村结构进行分析,视每个农户为一个庭院式农牧生态系统,通过对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生物量、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综合效益的初步评价,认为该村具备生态农业雏形。提出在张梁村目前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下,以适当的物质能量投入为前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维持性,建立起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中心,加工、林果业并举,各业协调发展;以沼气池为连接有机废物纽带,形成营养物质循环利用链和加工增效链,促使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产生高效益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以指导未来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2.
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MR饲喂技术下,以0.8×NRC水平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效果最好;试验羊体温、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碱酯酶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但发现杂交羔羊母羊的平均体温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说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肉羊TMR饲喂技术,用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3.
波德代羊超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0只波德代羊进行超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超排所获得的胚胎总数分别为7枚和8枚,有效胚占回收总胚分别为61.90%、87.50%;对不同年龄的波德代羊超排后,所获得的总胚胎数差异不显著;开始配种后的第6~7天冲胚,能获得较多的桑椹胚,第8天冲胚时将获得较多孵出囊胚;从绵羊两侧卵巢所观察到的黄体数和所回收的胚胎数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精能显著提高超排供体母羊授精率和胚胎质量;用FSH恒量注射和PMSG两次注射法较其它方法能明显提高所获得总胚胎数和有效胚胎数。超排技术对波德代羊超排效果理想,为进一步的胚胎移植提供了大量优质胚胎。  相似文献   
144.
我国肉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肉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问题,从新品种育种方案、育种路线、育种技术、育种进展以及群体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培育出的新品种群是国内进行有计划肉用绵羊育种最具代表性和遗传性能且是表现最好的育种基础群,也是最宝贵的种质.  相似文献   
145.
黄土高原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黄土高原川塬灌区19个家庭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川塬灌区家庭农业生态系统可分为综合型、农牧型、农副型、农林型4种类型,反映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条件主要因素为投入畜牧业子系统的资金,单位面积投入氮素,草食家畜占家畜总数百分比,粮食作物占耕地面积百分比,单位面积投入辅助能,反映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的主要因素为人均产值、初级产品太阳能利用率、养殖业能量产投比、粮食总产量、羊单位总数。  相似文献   
146.
选用波德代羊(♂)蒙古羊(♀)F1和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F1中3、5月龄的公羔、羯羔和母羔各5只,以相同月龄的蒙古羊公羔为对照进行30天的短期肥育试验,试验采用放牧+补饲的肥育方式.结果表明5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300 g/d和293 g/d,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03 g/d),饲料转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5和1.3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3.9和3.8倍;3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280 g/d和267 g/d,也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16 g/d),饲料转化率是对照组的1.3和1.5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2.3和3.1倍.  相似文献   
147.
1 羊产业在甘肃省的地位 1.1 2003年甘肃省主要家畜数量及其在全国的地位(表1) 另外,据研究,在动物蛋白质中有一种能够燃烧细胞内部脂肪的氨基酸--"肉毒碱",在心脏和骨胳肌等肌肉中,肉毒碱的含量特别多.  相似文献   
148.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创立及其对该技术的一系列改进,为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有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效工具.文章概述了差显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9.
绵羊胚胎移植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胚胎移植也称受精卵移植 (简称卵移植 )。就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 ,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 ,使之继续发育成新的个体。 1890年 ,英国剑桥大学WalferHeape第一次获得兔受精卵移植成功 ,开创了胚胎移植技术史上的先河。以后许多动物的胚胎移植都相继获得成功 ,其中绵羊 ( 193 4) ,山羊自身移植 ( 193 4) ,使得这一技术跨入了具有生产意义的畜牧业领域 ,被认为是畜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革命。 2 0世纪 70年代 ,胚胎移植技术在我国应运而生 ,1974年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首列绵羊胚…  相似文献   
150.
随着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动物的繁殖生理从某种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改变.羊胚胎移植技术就是用药物改变羊的自然发情周期、自然排卵状态,然后再改变胚胎的生长发育环境,实现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