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是随着本世纪的90年代土地持续利用的研究工作的兴起而开展的,学者们以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为基础,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思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研究。但是这种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他人建立指标体系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并阐述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相应解决方法。 1.土地持续利用与评价指标体系 1.1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上地科学中的具…  相似文献   
22.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借助知识图谱工具,对2009-2018年国际土壤水蚀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其文献发表动态、学科分布和热点关键词特征.发现10年来土壤水蚀研究主要聚焦于5方面.1)空间分布模型和复合特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水蚀模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多尺度研究的...  相似文献   
23.
地形是影响土壤流失的重要因素,小流域尺度上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SL_(sw))对于地形的研究过于简单,因此本研究对SL_(sw)中的地形因子(G)进行修正,进而得出G因子修正后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SL_(sw)_G)。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集水区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利用2006—2012年安塞集水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水文观测站的日降雨量数据、土壤采样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计算研究区2006—2012年逐年的SL_(sw),利用安塞集水区实测的输沙量,验证修正的SL_(sw)_G指数的有效性,并分析安塞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修正前后土壤侵蚀情况分布基本相同,均呈现东南部地区SL_(sw)指数高,而西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在安塞集水区东南部,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保持措施相对较弱,同时土壤中黏粒和粉粒质量较轻,黏粒和粉粒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降雨过程中容易被水冲刷;根据土壤采样点的采样数据表明,东南部地区土壤中黏粒和粉粒的含量较高,较容易造成土壤侵蚀。修正前后指数通过T检验得出,SL_(sw)和SL_(sw)_G具有方差齐次性,P=0.0370.05;通过与实测输沙量的比较,修正后SL_(sw)_G与实测输沙量的相关系数大于修正前SL_(sw)与实测输沙量的相关系数(0.390.36),修正后的相关性较修正前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说明修正是有效的,修正后的SL_(sw)指数能够更好地评价研究区域土壤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缓坡地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作用机理,选取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9个缓坡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配置方式(谷子地、柳枝稷地、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的侵蚀产沙特征及其与降雨、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以及减沙效益。结果表明:缓坡不同土地利用配置方式的次降雨产沙量大小为谷子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柳枝稷地>撂荒地,与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关系密切;7月可能是泥沙量产生的敏感时期;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往往是年产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谷子地相比,柳枝稷地、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沙效应,减沙效应大小为:撂荒地>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植被覆盖度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少产沙量。研究结果可以为缓坡土地利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nensis),是我国和日本特有的淡水虾种。我国的青虾养殖业起步于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之后,青虾养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均以套养为主,发展速度仍较慢,直到八十年代末,青虾养殖才开始步入发展的盛期,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单产得到了技术的提高.养殖技术也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完善,使青虾的养殖风险随之降低,而养殖效益则逐年提高,1999年我国青虾的总产且约为30吨,其中人工养殖产量约占25%。青虾养殖业的崛起除了有市场因素的影响外,还…  相似文献   
26.
胡子鲇是鱼类优良品种之一,其特点是:生长快、成本低、售价高、效益好,许多养殖户收益颇丰。加之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骨少肉多,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因此,胡子鲇养殖悄然兴起。但是,亦有少数初养者亏本折利,主要原因,一是苗种下塘成活率低;二是饲养管理不善,造成胡子鲇相互残食;三是鱼池没有防逃设施,大量鲇鱼逃逸。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7.
1消毒的位置 奶牛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及时更换衣服,紫外线消毒3~5分钟,工作服不应穿出场外,生产区尽量避免外人参观,必须参观时,参观者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另外,工作服或工作鞋要定期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皂的水溶液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28.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准确地估算土壤侵蚀量对于当地的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以及土地管理等措施的实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共4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日降雨量、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壤属性等为源数据,比较RUSLE、InVEST和USPED三个模型对土壤侵蚀的估算在该研究区的适用性,并分析不同地形和植被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2000年后延河流域土壤侵蚀量先增加后减少,2005年后减少幅度逐渐增加,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2)与实测产沙量数据相比,RUSLE模型估算的侵蚀量偏大,USPED模型和InVEST模型的误差相对较低,建议在延河流域使用InVEST和USPED模型计算土壤侵蚀;3)土壤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RUSLE模型增加幅度最大;4)当NDVI > 0时,土壤侵蚀量随NDVI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当NDVI在0 ~ 0.1时,土壤侵蚀量最大。  相似文献   
29.
<正>哈尼梯田是世界遗产,旅游价值广为人知,生态价值潜力巨大。梯田堤埂是梯田存在的基础,是整个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文章在分析了哈尼梯田堤埂对塑造梯田旖旎风景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形成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剖析了哈尼梯田堤埂目前在承受水流冲刷力和地质灾害方面的维护压力,并提出田埂拓宽,研究堤埂改进技术,保护高山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建议,以加强对堤埂的保护。  相似文献   
30.
鲍暴发性死亡病病原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养殖鲍中发生一种严重病害,造成养殖鲍的暴 发性死亡,并对野生鲍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引起了国际社 会高度关注。造成我国养殖鲍频繁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十分复杂, 目前病原还没有最终确定。国际有关专家,按其发病的特点将 其定名为"鲍暴发性死亡病"(即abalone die-off),并在2003 年11月FAO和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联合举办的亚 太地区水生动物健康专家组会议上,将鲍暴发性死亡病、对虾 桃拉综合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列为未来对亚太地区渔业构成重大 威胁的新病害,要求各国重点监控。因此,加强对鲍暴发性死 亡病的病原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我国养鲍业的持续发 展,而且对保障我国水产品顺利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