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褪黑素主动免疫对鹌鹑生殖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实验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用褪黑素(MLT)完全抗原3次主动免疫15只鹌鹑,并与5只鹌鹑(对照组)作对照,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批检测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结果表明,3次主动免疫后通过中和鹌鹑体内的MLT,与对照组相比,每次免疫都可显著提高E2水平,对P的影响虽不显著,但也有所提高,从而提高MLT主动免疫可增强鹌鹑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2.
前言蒙古羊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绵羊品种。其优点为具有健壮的体质,耐寒冷,耐粗饲,对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肉质优良,肥尾及坚实的裘皮深受群众欢迎。我区畜牧工作者对蒙古羊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生活习性及生产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了使资料完整和系统,我们教研室于1964,1965和1978年做了不同年令蒙古羊生理常值的测定工作。以后,在1979年又参加了由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关于我国主要畜禽品种生理生化常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课题,承担了蒙古羊的测定工作。现分别将上述四年中所做的工作汇总整理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3.
奶牛皱胃变位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皱胃变位病的研究进展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呼和浩特010018)张雄杰,赵怀平奶牛皱胃变位病,是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渐增加的一种疾病。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一些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发病率不断升高。例如,匈牙利...  相似文献   
24.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可高达100%。文章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研究进展作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25.
26.
γ射线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与报道,而对于禽类有无影响,研究报道则很少。为了探索γ射线对于禽类生理指标的影响,我们选用经不同剂量的Co~(69)—γ射线照射的种蛋进行孵化,待鸡发育到性成熟期对其进行六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一、试验方法: (一)种蛋处理:将来亨鸡卵分为四组,前三组用不同剂量Co~(60)—γ射线照射,积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了解AA肉鸡血液T淋巴细胞及其CD4 、CD8 亚群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及对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对1、3、5、7、14、21、28、35、42、的日龄AA肉鸡血液CD3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T细胞亚群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5日龄CD3 T淋巴细胞含量逐渐升高,7日龄突然下降,14~21日龄急速升高,并达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35~49日龄时相对趋于平稳状态;CD4 T细胞含量1~3日龄明显低于其余日龄,3~5日龄急速上升,7~14日龄增加缓慢,21日龄时达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35~49日龄时基本趋于平稳状态;CD8 T细胞含量1~5日龄缓慢上升,5~7日龄急速下降后,再急速上升到14日龄,14~28日龄再下降,此后直至49日龄均在此水平上处于平稳状态.CD4 /CD8 比例:1~7日龄缓慢增加,7~14日龄比例急速下降至最低,14~21日龄时比例增加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但比例数值高于前1~7日龄,28~49日龄比例趋于平稳状态.表明AA雏鸡在1~7日龄时其免疫功能逐渐提高,14日龄时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弱,这可能与CD8 T淋巴细胞含量高有关,21日龄时机体细胞免疫水平达最高状态,在28日龄后肉鸡细胞免疫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但仍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8.
将 1 2 0只SPF雏鸡用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攻毒后 ,分别在 1 ,3,5,7,9,1 2 ,1 5日龄和 2 0日龄各取 1 0只 ,心脏采抗凝血 ,进行红细胞记数、血红蛋白测定 ,放血处死 ,剖检并取骨髓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同时用 1 2 0只SPF雏鸡作空白对照。结果表明 :攻毒组鸡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高度一致 ,前 5d显著高于对照 ,第 1次病毒血症时期的第 7天低于对照 ,第 2次病毒血症时高于对照。在鸡包涵体肝炎发病过程中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由于受到刺激或损伤 ,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 ,从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攻毒后一定时期内在机体内含量有一定变化。早期骨髓细胞变性坏死 ,被脂肪细胞代替 ,7日龄时达到高峰。于2 0日龄时 ,可见各期新生的造血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