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安徽园林花木白蚁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徽园林花木的白蚁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处理6种植物幼苗的结果表明:①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幼苗生长都有较高抑制作用.②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对6种植物的幼根、幼芽生长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③核桃青皮中化感物质对植物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幼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系提供给西藏全区区域试验,对15个品种(系)进行2016-2017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44497-2,农艺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48 d,产量204. 58 kg,超过对照山油2号5. 3%,提升到全区区域试验;品系137294-3、147171-1、154001-1、158112-1、155261、155290-1、158091-1,个别性状表现突出,继续留用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系农艺性状、田间长势及产量均表现一般,全部淘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及配制的正反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杂交F_1代形态学、花粉活力和自交亲和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较高;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正反交F_1代组合均表现为自交亲和,植物学性状均偏向于母本,自交亲和性表现为甘蓝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20.37、6.30、1.59、0.51,花粉活力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相似文献   
15.
以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系)为材料, 分别在原种植区(甘肃天水)及北移区(甘肃临洮、兰州和永登)设置田间试验, 采用田间记载、光合参数测定和显微观察结合的方法, 调查参试品种(系)在4个生态区的苗期形态、光合参数及气孔形态。结果表明, 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 冬油菜北移后苗期生长习性由半直立逐渐变为匍匐生长;冬前低温阶段叶片Gs、Ci明显下降, Tr明显上升, 弱抗寒的天油品种冬前低温下叶片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Pn下降, 而强抗寒的陇油品种叶片气孔仍完全开放、Pn明显升高;北移区冬油菜日出叶数减少, 根长、根直径增加。冬油菜北移后, 苗期匍匐生长, 强抗寒品种叶片光合作用增强, 弱抗寒品种减弱, 有机物被优先分配到根部。  相似文献   
1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一种在逆境条件下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关键酶。本研究根据已发表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的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RT-PCR扩增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的DNA, 获得APX基因开放阅读框, 长度为753 bp, 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APX蛋白的典型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与已报道的大白菜的APX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 该酶蛋白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 其保守序列属于植物的POD超家族, APX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依次为27.7 kD和5.58;APX基因无信号肽, 是一个亲水性蛋白, 可推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二级结构预测表明陇油7号的APX是由不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的稳定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活性分析显示, 该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受低温胁迫诱导, 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农业气象学实验课为例,在客观调查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满意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知程度,研究了翻转课堂对大学生实验课学习兴趣和实验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约67%的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20%不满意。95%以上的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陌生。大学生期望以微课视频或PPT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喜欢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作对照,翻转课堂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对农业气象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提高幅度分别为17.6%和8.7%。  相似文献   
18.
大葱新品种‘新葱2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葱2 号’是采用多亲本多重杂交技术,经多年系统选育出的大葱新品种。葱白长50 cm左右,粗2 ~ 3 cm,平均产量75 000 kg · hm-2,具有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南北方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鉴94为材料,研究化学药物GSC的不同浓度对白菜型冬油菜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GSC处理两次后,导致植株生长势变弱,而对结实力无显著影响;对油菜花冠和花瓣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化学药物浓度的增加,花冠直径和花瓣面积呈减小趋势,雄蕊长度逐渐缩短,雌蕊无显著变化,T7浓度处理(第一次0.5 mg·L-1和第二次0.6 mg·L-1浓度处理)后,花丝萎缩,花药干瘪,出现大量不育花粉。GSC可以诱导白菜型油菜产生雄性不育,随着GSC浓度的增加,不育株数和失活花粉数也逐渐增加,在T7浓度,植株不育株率达86.49%,失活花粉率达89.30%;同时用此浓度处理后花粉囊发育不良,绒毡层细胞提前解体或随花粉粒退化一同消失,小孢子团紧贴内壁,数量变少。试验说明化学药物GSC对白菜型冬油菜具有一定的杀雄效果,同时杀雄效果与药物浓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红螺菌对水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了5、10、15、20、25mg/L五个红螺菌浓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液中加入适量浓度的红螺菌(≤015 mg/L)油菜产量提高了83%,硝酸盐含量降低了26.84%,Vc含量提高了75.67%,还原糖含量提高了32.79%,说明营养液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红螺菌(≤15mg/L)能提高水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