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124篇
  73篇
综合类   46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球虫是单细胞虫体,其免疫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入侵宿主组织的程度。鸡球虫的病原为艾美尔球虫。鸡感染肠道寄生的巨形艾美尔球虫产生对感染有保护作用的免疫力,免疫血清中能检出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抗体,免疫鸡的吞噬细胞对球虫孢子囊的吞噬能力增强。球虫寄生在盲肠粘膜内,称为盲肠球虫。寄生在小肠中段粘膜内,称小肠球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畜牧业和种植业统计数据,估算了青岛市2016年畜禽粪便负荷量和土地承载能力,并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以期为青岛市畜牧业布局调整、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6年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为646.98万t,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9.32 t/hm~2,氮、磷负荷量分别为54.91t/hm~2、21.00 kg/hm~2;畜禽粪便氮环境污染预警值0.33,磷预警值0.30;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以氮、磷计分别为1 092.63、1 251.68万头猪当量,即较现有养殖量分别还有32.41%、44.83%的承载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优质高产种公牛冻精,采用不同繁育技术措施,对奶牛进行人工输精遗传改良。本试验通过对情期受胎率、产犊率、产母犊率及产奶量、乳脂率变化对比研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影响奶牛遗传改良效果的综合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同种细管输精后,同组间高中(低)奶牛产犊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2)性控与高产组间,产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情期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极显著(P﹤0.05);(3)高中低产奶牛头次产奶量分别达6 225±12kg、5 270±15kg、3 360±10kg,提高2.05%、3.33%、8.39%;高中低产奶牛乳脂率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P﹥0.05)。表明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改进繁殖方式,优化技术措施,利用优质冻精,精准化授精,对加快良种奶牛繁育速度,改善牛群整体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可持续的增加奶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果寡糖(FOS)和复合益生素制剂(CPP)对断奶仔猪肠道p H值、小肠绒毛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21日龄左右体重约7.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公母各半)。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的金霉素制剂;3组、4组、5组、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CPP、0.10%FOS(纯量)、0.20%FOS、0.10%FOS+0.05%CPP,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0%~0.20%FOS和0.05%CPP替代抗生素可有效降低仔猪肠道p H值,提高小肠绒毛长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有利于饲料养分消化吸收;减少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进肠道健康,其中以联合添加0.10%FOS+0.05%CPP效果最优,其次是添加0.20%FOS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小麦干燥机是小麦贮存的主要机械设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小麦干燥机的节能环保问题逐渐引起相关部门及行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干燥机的发展现状,针对现有小麦干燥机存在的节能环保问题从干燥工艺、干燥热源及智能化等方面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对小麦干燥机的更新换代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紫花苜蓿机械化精量播种和传统人畜力种植进行了对比试验,为推广紫花苜蓿机械化精量播种和探索适合彭阳的种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香是扬州帮达蔬菜研究所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最新促成栽培草莓品种,早熟,味香,色艳,耐贮运,商品性佳,抗炭疽病,不抗白粉病、灰霉病。1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几乎无休眠期,株型直立,叶大、淡绿色,果柄较粗,不需要赤霉素处理,每花穗着果数多,果实圆锥形,第一级穗果平均单果质量25 g,最大果质量3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13.1%。成熟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几乎无酸味。抗炭疽病,不抗白粉病、灰霉病,花瓣脱落时易感灰霉病。  相似文献   
19.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 (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