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分析CSFV3′-UTR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为研究其对病毒复制、增殖和毒力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CSFV Thiverval株、HCLV株和Shimen株的3′-UTR并测序,使用DNAstar、Sequencher和RNAstructure软件进行CSFV3′-UTR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和二级结构模拟。【结果】Thiverval株3′-UTR最长可达259个碱基,与母源株Alfort相比,含有32nt的插入,最短只有233个碱基,含有6nt的插入。HCLV株最长有244个碱基,含有17nt的插入;最短有233个碱基,含有8nt的插入。同时,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导致3′-UTR空间构型和自由能发生改变,自由能随着插入片段的增加而升高。【结论】(1)CSFV3′-UTR存在两个高度变异的区域。(2)CSFV疫苗株Thiverval株和HCLV株3′-UTR同一样品不同克隆株中插入片段呈现明显的不均一。(3)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影响3′-UTR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可能是导致疫苗株毒力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2.
猪瘟疫苗免疫是我国猪瘟防控的核心,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是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的最常用手段。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OIE猪瘟参考实验室(以下简称:参考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项目“猪瘟诊断检测技术”(CNCA-19-A01),全面考察和评价我国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对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能力。参考实验室负责制备检测样品,并进行随机编号。向每个参试实验室发放4份待检盲样,由其采用ELISA方法对各盲样进行定性判断,并向参考实验室提供检验结果及原始检验报告。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单位可参加补测1次,若补测结果仍为“不满意”,则表明该实验室暂不具备该参数的检测能力。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共有103家,初测满意率为92.23%,初测和补测的总体满意率为100%。此次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参加此次能力比对试验的猪瘟检测机构均能够提供正确的检测结果,可以满足猪瘟病毒抗体监测的需求。通过本次能力验证项目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参试单位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猪瘟抗体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43.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猪瘟病毒野毒和疫苗弱毒株的临床检测方法,本实验针对猪瘟病毒野毒株及疫苗弱毒株分别设计了特异性鉴别引物及探针,利用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芯片杂交反应并显色,直观判定检测结果,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鉴别检测猪瘟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效力检验提供一替代方法。【方法】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基因组3′非编码区设计一对针对猪瘟兔化弱毒株的特异性引物和一条MGB探针,并进行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以及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符合性试验。将此方法用于部分批次疫苗厂疫苗半成品的定量检验,与兔热反应进行比较,寻求两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结果证实,CT值与模板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扩增效率为101.14%;该方法仅扩增HCLV,不扩增HCLV以外的其它病原,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检测模板中4.35个cDNA拷贝量,比CSFV-RT-nPCR高1个数量级。将此方法应用于4个厂家17个批次的34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力检验,两只兔子均无热反应(不合格)样品共11份,FQ-PCR CT值为21.15—27.30;两只兔子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无热反应的样品12份,CT值为17.47—23.70;两只兔子都呈现定型热或者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呈现轻热反应(合格品)样品共11份,CT值为17.10—20.8。【结论】建立的HCLV-FQ-PCR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疫苗核酸含量,与家兔热反应测定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猪瘟疫苗半成品中HCLV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中国控制猪瘟主要采用疫苗免疫,现有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是不能从血清学上区分疫苗免疫猪与自然感染猪,猪瘟标记疫苗的研制与配套检测技术的开发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利用猪瘟病毒低温诱变弱毒T株感染性克隆,将其全长结构蛋白基因替换为猪瘟病毒石门毒株全长结构蛋白基因,得到猪瘟石门重组病毒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SMT;随后在pSMT E1蛋白的C端插入Flag抗原基因作为鉴别标记,构建猪瘟石门重组标记病毒的感染性克隆pSMT-Flag。经电转染法拯救出两株重组病毒vSMT和vSMT-Flag,通过SK6细胞进行病毒传代以获得重组病毒。【结果】多组酶切鉴定表明两株重组质粒成功构建,PCR扩增及测序、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表明重组病毒已成功拯救且能成功传代。【结论】该标记病毒能够与Flag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不影响E2蛋白中和表位与猪瘟单抗的结合,因此该毒株为研制CSFV新型标记疫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6.
贵州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的变异情况,笔者收集了贵州省16家规模化养殖场153份疑似PRRS的样品,通过RT-PCR检测和ORF5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之间ORF5基因的同源性为98.7%~1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5%~100%;与美洲型代表毒株VR-2332、国内标准毒株CH-1a和欧洲型代表毒株LV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2%~90%、94.8%~95.6%、59.7%~60.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8%~89.3%、92.7%~94.2%、54.9%~55.3%,遗传衍化关系分析表明流行毒株属于美洲型.ORF5基因发生离散性变异,可以分为3个簇,与中国其他地区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病毒关系密切,而与早期分离的PRRS毒株关系疏远,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存在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7.
应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对5批市场抽检口蹄疫灭活疫苗中有效抗原(146S)含量进行检测,并使用口蹄疫O型、A型和亚洲1型抗原测试卡对5批疫苗中的抗原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146S标准品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5批疫苗均检测到146S特征吸收峰(R2=0.9937,n=7),经计算得到灭活疫苗中有效抗原含量分别为2.05、3.73、2.03、4.87、3.41μg/m L;使用抗原测试卡鉴别了5批疫苗中的抗原类型。结果表明,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简便、高效,准确度较高,有望在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WHO 2004年公布的最新的国际及其他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制备、鉴定和建立的指导原则,旨在引进科学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国际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建立程序和技术标准,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制备程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口蹄疫病毒强毒株China/99 P2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口蹄疫病毒强毒株China/99PNA为反转录模板,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1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强毒株与A12、O1K和TW45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分别为7.78%、6.62% 13.1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差异率分别为1.23%、1.84%和5.73%,4个毒株序列比较发现,China/99、O1K和TW45三毒株的2A/2B连接处为甘氨酸/脯氨酸,A12为精氨酸/脯氨酸,而且T-C转换率和A-G转换率较高,是点突变的热点核苷酸,氨基酸差异主要存在于2B和2C蛋白中,2A基因较为保守,2B蛋白和第1-4,63-67,73-78,83-91,116-121和126-131区域,2A蛋白的第4-9区域和2C蛋白的第9-13,22-25,91-96,150-159,179-188,201-207和258-262区域可能是重要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50.
对分离自我甘肃中部地区土种黄牛体的泰勒虫未定种作了鉴定。与环形泰勒虫(T.annulata)、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小泰勒虫(T.parva)、突变泰勒虫(T.mutans)、斑羚泰勒虫(T.tautotragi)、附膜泰勒虫(T.velifera)、水牛泰勒虫(T.buffeli)作了形态学上的比较研究,观察到该未定种除了泰勒虫所共有形态外,还有其它泰勒虫所没有的且难以描述的特异形态,尤其对染虫率高峰期,特异形态占虫体总数的20%左右。该种还具有出芽增殖的特性,可在除脾牛体内大量繁殖,染虫率可达52.69%的高峰,试验感染牛出现高烧、极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导致个别牛只死亡,剖检观察到某些脏器有严重病变,表明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媒介蜱尚不清楚,但已证实,在我国传播家畜泰勒虫和巴贝斯虫的7种媒介蜱对该种无传播能力。传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不同于已知牛泰勒虫有效种,系一新种。由于这一新种首次在中国分离到,因而被命名为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 sp.nov.)(梨形虫亚目:泰勒虫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