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壤健康的生物学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吉 《土壤》2006,38(2):136-142
土壤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持续性的至关重要的有限资源。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土壤健康可简单定义为:“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区系的关键性功能要素,一些微生物学参数可以综合判断土壤健康状况。文中提出土壤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区分为土壤中微生物的量、活性、多样性和功能性4个方面,其中与微生物生物量水平相关的基本指标和衍生参数可成为土壤健康的敏感性量化指标,并有潜力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受污染和胁迫的预警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2.
重金属Cu与Pb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永生  赵吉  刘振乾  项秀丽  高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7-1118,1121
[目的]比较重金属Cu与Pb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碱液吸收法研究了Cu与Pb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重金属Cu和Pb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重金属浓度及培养时间而变化。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处理比较表明,Cu和Pb同时存在时,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依次表现为Cu与Pb复合污染>Pb>Cu,表明Cu和Pb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复合污染的初期CO2释放量高于Pb和Cu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该试验结果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1980-1998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等草原地区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干重换算法”为草原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实用的方法;内蒙古不同草原和荒漠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特征。锡林河流域六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亦有所不同;关草等牧草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放牧率及退化草场围栏恢复,落地油污染,施用稀土元素等人为因素会对土壤微生物数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现存问题和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内蒙古1998—2018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并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全区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总水足迹达778.58亿m3。从构成上看,农业蓝绿水足迹始终占总水足迹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72.43%~82.97%。对比各地级市用水特征,由于阿拉善地区生态蓝水足迹较高,因而人均蓝水足迹最高;兴安盟降水量大、作物产量较低,因此人均绿水足迹最高;研究区总体水资源压力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乌海地区水资源压力位居第一,但研究区总体上尚未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综上,内蒙古地区亟需通过调整用水结构等以改善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比较研究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平板计数的结果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土壤好气性细菌(Aerophilebacteria)和放线菌(Actinomycetes)数量均表现为放牧3d(G3)>不放牧(G5)>放牧12d(G1)样地的趋势;好气性细菌数量在0~10cm土层中,放牧3d与放牧12d和不放牧样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10~20cm土层,放牧3d和不放牧与放牧12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放线菌数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均为放牧3d与放牧12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真菌数量在0~10cm土层中,放牧12d>放牧3d>不放牧,其中放牧3d比不放牧增加5.88%.可见,适当放牧有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而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6.
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中温型典型草原区,以围栏保护23年的羊草草原原生群落为土壤健康的控制参比样点,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作用强度等主要生物学指标,包括微生物生物量-C(Cbio)、基础呼吸量-C(CBR)、潜在呼吸量-C(CPR)、可浸提有机碳(Cext)等4个量化指标;以及代谢商(qCO2)、潜在呼吸商(CPR/Cbio)、矿化商(Cext/Cbio)、呼吸活化商(cbr/cpr)南及腐殖化效率(Cext/CBR)等5个衍生系数作为土壤微生物生态生理状况的敏感性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在放牧退化草原区,控制参比样点(Y2和Y1)表现出最高的Cbio,中等的矿化活性和低的呼吸商,显示具有良好的土壤生物学质量;轻度放牧样点(Y3)显示略低的Cbio,较高的活性和略低矿化活性;中度放牧区样点(Y4)的Cbio和腐殖化效率较低,代谢商较高,显示胁迫有所增强。重度放牧样点(Y5)的Cbio最低,矿化活性最高,呼吸商最高,显示处于明显的人为扰动或环境胁迫效应下。因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水平相关的参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壤健康的微生物学量化指标,有潜力成为土壤生态系统预警和环境胁迫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7.
卵胎生许氏平鲉胚胎离体培养及发育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  冯启超  温海深 《水产学报》2016,40(8):1195-1202
为了探讨许氏平鲉的离体培养发育形态学并设计出最适的体外培养液,以海水生理盐水为主要配方,设为对照(第一组),分别加入1%许氏平鲉血清(第二组),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第三组),1%胎牛血清(第四组),1%许氏平鲉血清+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第五组),共形成5组不同的离体培养液。分2次从妊娠许氏平鲉卵巢中获得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分别为高囊胚期、晶体出现期,在上述5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记录发育状况。结果发现,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初始阶段为高囊胚期时,虽然在5组培养液中都能发育到十六肌节期,但是每组的发育时序有很大差别,第五组发育状况最好,发育最快,为60 h。第四组发育最慢,为67 h。其余组的发育时间介于第四组和第五组之间;当初始阶段为晶体出现期时,第五组中的胚胎发育速率最快,为57 h,并且有最高的孵化率,为80%。第二组虽然有很快的发育速率,但其孵化率最低,为40%。研究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许氏平鲉的受精卵发育至破膜时约200 h,且第五组(1%许氏平鲉血清+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是使许氏平鲉胚胎离体发育最快的培养液。  相似文献   
28.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多寡能够反映土壤质量。本文对皇甫川流域松林和沙柳灌丛的土壤微生物(包括芽孢型细菌、放线菌)进行培养、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种类、多寡均不同,且油松林地大于沙柳灌丛,所以,油松林的土壤质量要比沙柳灌丛的土壤质量高。  相似文献   
29.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在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围栏封育与放牧退化状况下,7种主要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水平接近则土壤酶的活性相似,土壤蛋白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相关关系;蛋白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是土壤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壤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由此得出可以用土壤酶活性总体指示土壤肥力状况。通过判别分析还发现围栏封育保护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0.
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纯培养技术,对退化草原四项不同治理措施(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处理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项治理措施中,各类群土壤微生物均显著高于对照区.0~10 cm土层,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均依次为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对照;四项治理措施细菌数量依次比对照区增高了91.95%、89.66、87.36%和73.56%;真菌数量增高了53.06%、50.34%、50.34%和23.81%;放线菌数量增高了41.27%、38.89%、24.47%和22.63%.10~30 cm土层,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依次为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对照;四项治理措施细菌数量依次比对照区增高了43.59%、43.59%、41.03%和33.33%;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区增高了34.19%、31.15%、29.74%和5.39%;而该土层真菌数最则依次为围栏封育>播种羊草>浅耕翻>耙地>对照,四项治理措施分别比对照增高了221.74%、191.30%、162.86%和161.43%.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增高幅度各不相同,其中0~l0cm土层细菌数量增高幅度最高,真菌次之,放线菌最低.而l0~30cm土层真菌数最增高幅度最高,细菌次之,放线菌最低.四项治理措施土壤微生物与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