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6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主要农作物碳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碳足迹可以全面地反映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效应,是指导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为探明农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农田生产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碳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算了该县农作物碳足迹。结果表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碳足迹分别为1 487.56±164.59,913.03±142.99和809.75±144.99kg Ce/(hm2.a);碳成本分别为0.17±0.05,0.08±0.02g和0.12±0.03kg Ce/kg;化肥的施用量是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而水稻生产过程中灌溉水及育秧过程也是其碳足迹较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农田固碳减排增汇效益,应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玉米和小麦种植,同时,建立节肥低碳高效的种植模式是实现平罗县农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干旱、半干旱地区糜子水肥关系,并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以固糜21号为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组合设计,水分设置50%,70%,90%田间持水量,施氮量设置0,0.05,0.10 gN/kg干土(折合纯氮0,75,150 kg/hm~2),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生育后期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水分利用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水氮条件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速度,维持较高的总叶面积,显著提高糜子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促进灌浆后干物质的积累及转运,增加产量;糜子水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追施氮量超过75 kg/hm~2后有减小趋势;糜子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提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拔节期70%田间持水量和追施氮75 kg/hm~2耦合主要通过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增强灌浆期功能叶光合输出能力,增加灌浆后干物质的积累量,促进干物质的转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素利用效率,从而对糜子产量产生调控作用。试验条件下,W_2N_2(70%田间持水量、追氮75 kg/hm~2)为最优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等的作用机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及有机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光合生理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结构等。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和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均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且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同时,不同措施改善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征,提高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且成产要素也显著提高,地膜覆盖较其他措施更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其较普通耕作增产14.7%。对玉米而言,以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增产效果较佳,分别较普通耕作增产10.4%和10.3%。对小麦—玉米周年而言,地膜覆盖的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均最高,分别较普通耕作提高了12.5%和17.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周年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与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灌浆期叶面积、小麦单产、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面积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再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的核心功能部件,极易出现损坏。受损叶轮再制造技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设计数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受损叶轮结构特征建立再制造目标模型的方法。设计了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的再制造流程;对受损叶轮原始三维点云进行滤波和精简;针对叶轮叶片的损伤区域和未损伤区域,分别提取并拟合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轮叶片的再制造目标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叶片损伤部位的三维模型。以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为例,进行了再制造实验,再制造后的叶轮误差精度在±0.5 mm范围内,满足工作要求并已投入使用,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氮、磷及种植密度对旱作地膜玉米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效应>种植密度>磷肥,且交互作用十分显着,对产量的贡献幅度可达2.3%~23.9%;并计算出宁南山区正常降雨条件下,地膜玉米获得>9000kg/hm2产量可采用的栽培技术是:施氮量≥198kg/hm2,P2O5量127.5~183kg/hm2,玉米种植密度56500~60600株/hm2.  相似文献   
26.
用盆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试验结果表明 :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 3个阶段内 RW上限为 4 0 %、5 0 %、60 %的水分亏缺均引起了产量的极显著下降 ,而且水分亏缺越严重 ,产量降低越大。在 3个生育阶段内进行 RW上限为 4 0 %的水分调亏减产幅度都很大 ,而且 3个生育阶段之间差异不明显 ;进行 5 0 %、60 %水分调亏 ,其减产程度则与生育期有关。灌浆—成熟期的减产程度大于前二个时期 ,这可能与前二个阶段复水后作物的补偿生长有关。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也不同 ,拔节—扬花期水分亏缺主要减少了穗粒数 ,灌浆—成熟阶段的水分亏缺主要减少了千粒重  相似文献   
27.
宁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宁南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王洼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合小流域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对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供需关系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7682598m3,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50.96%,7.16%和41.88%。(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量为7164885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93.26%。(3)目前示范区小流域的需水总量为3739352m3,仅占可实现供水量的52.19%,从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4)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小流域所制定的雨水利用规模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应适当地扩大雨水就地利用规模。  相似文献   
28.
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重要胶结剂之一,土壤团聚体分布影响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对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农田,植被恢复可增加土壤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不同层次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就粒径而言,虽然各个植被下〈0.25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的是〈0.25mm粒径,辽东栎林地〈0.25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是农田〈0.2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3倍;其次,植被类型对〉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大,辽东栎、早期森林、灌丛、草地和弃耕地土壤〉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农田土壤〉5ra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149%,209%,104%,62%,10%。说明植被演替可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但首先是增加较大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随着植被的进一步演替,小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相应的增加,这部分有机碳是稳定的,说明植被恢复增强了土壤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29.
以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月月粉’和疏花蔷薇等抗性强、早花的蔷薇属资源作为父本,以大田栽培的现代月季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试验。结合前期育种工作,筛选出杂交亲和的组合有22个:‘Eyeopener’×报春刺玫、‘Berk Shire’×单瓣黄刺玫、‘Sally Holmes’×单瓣黄刺玫、‘Partidge’×单瓣黄刺玫、‘Partidge’×报春刺玫、‘Partidge’ב月月粉’、 ‘Partidge’×疏花蔷薇、‘Cambridgeshire’×单瓣黄刺玫、‘Robin Redbreast’×报春刺玫、‘Summer Sunrise’×报春刺玫、‘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报春刺玫、‘Petal Pushers’×报春刺玫、‘Laura Ford ×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 ×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 ×报春刺玫、‘Twenty\|fifth ×报春刺玫、‘Phea Sant ×报春刺玫、‘Grouse ×单瓣黄刺玫、‘Grouse ×报春刺玫、‘Summer Sunset’×单瓣黄刺玫、‘Anna Zinkeisen ×单瓣黄刺玫、‘Anna Zinkeisen ×疏花蔷薇。  相似文献   
30.
以峨眉蔷薇种子为材料,低温冷藏后取出,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营养剂进行暖温催芽处理,以零添加、零处理为对照,研究探讨了不同碳、氮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营养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营养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快速萌发;较适宜营养剂,即蔗糖、酵母膏质量浓度分别为5、1.0g· L-1;质量浓度最高的组合效果最差,较低的碳源、氮源质量浓度组合表现出较好的综合促进作用,推测可能与微生物的活动周期有关,最适的营养剂质量浓度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