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 我们用丙硫苯咪唑片剂和粉剂,对成都动物园内经粪检证明自然感染有寄生虫的野生动物23种33只进行了驱虫试验,剂量为:灵长动物用4—8毫克/公斤;肉食动物用6—12.5毫克/公斤;草食动物用3—8毫克/  相似文献   
12.
1989年3-9月作者检查雅安9种淡水软体动物11838只,4种陆生软体动物790只,从中查出21种吸虫的胞蚴(或雷蚴)和尾蚴期。通过本次调查发现11种吸虫的中间宿主(或第一中间宿主)新记录共15个,文中对赤豆螺与人和动物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一九七六年问世的一种新驱虫药,国外曾试用驱牛、马、绵羊、猪、鸡的肝吸虫、绦虫、肺部和胃肠道线虫,取得卓越成果。农林部兽医药品监察所(1979)合成此药,委托对我省家  相似文献   
14.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Hodgson——鹿网尾线虫的新宿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羚牛又名扭角羚或野牛,是生活于四川省西北山区原始草场上的一种稀有野生动物。至今国内外对其体内寄生的肺线虫还未见有报道。1979年10月,我们在重庆动物园  相似文献   
15.
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1976年问世的一种广谱驱虫新药。Theodorides等(1976)首次报道用本药驱除牛、马、绵羊和鸡的蠕虫取得满意结果。是目前国内较好  相似文献   
1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出豆状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4~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条酶带,蛋白质6~9条区带;豆状囊尾蚴囊壁和头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无,蛋白质17条区带;细颈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3条酶带,蛋白质7~10条区带;宿主——兔腹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3~5条酶带,蛋白质13~16条区带。并作了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囊液同工酶、蛋白质和豆状囊尾蚴与宿主的同工酶、蛋白质相互关系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具有差异和两者可能存在交叉免疫;豆状囊尾蚴的酶蛋白和蛋白质来源独立于宿主,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前言对在预防中用肝片形吸虫代谢抗原和虫体抗原抗该种寄生虫感染的价值进行评论是困难的。Lang(1976)曾报道用孵化培养物(代谢产物)抗原,而未用相同的未成熟吸虫的虫体抗原来免疫小鼠。Lang和Hall(1977)发现如使用声波进一步裂解的相同虫体抗原,小鼠可获得免疫。在1978年这些作者又报道,用类似抗原,小牛遭受攻击后获得有效的保护,可是,在剖检动物时发现肝脏损害。Hall和Sewell(1979),Lehner和Sewell(1979)在重复Lang  相似文献   
18.
下弯属 Catatropis Odhner,1905.隶于背孔科 Notocotylidae Luhe,1909.背孔亚科 Notocotylinae Kossack,1911.本属已记载有13种,我国只记录过1个种,即 C.hisikui Yamaguti,1939.发现于白洋淀的豆雁盲肠内。我们在1978~1980年进行四川家禽寄生虫调查中,在名山县、雅安县,天全县和大邑县的9只家鸡和1只家鸭大肠内共获得下弯吸虫314条。经鉴定形态与已报告的种类不同,认为是一新种,并  相似文献   
19.
20.
1993~1995年用直接剥离法和贝尔曼法对雅安市的农作物、果蔬、花卉及杂草等39种植物的根、茎、叶根际土壤的植物病原线虫进行了分离调查,结果鉴定出19种植物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