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海大通牦牛4种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生长牦牛 3个年龄段 (5~ 15、17~ 2 7、2 9~ 39月龄 )的 4种血清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GH、INS、T4和T3 )浓度进行了 1年 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 ,生长牦牛的 4种血清激素浓度在性别间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5~ 39月龄牦牛血清GH、INS、T4和T3 平均浓度分别为 (1.6 35± 0 .914 )ng·mL-1、(2 6 1.916± 85 .987) μg·mL-1、(46 .775± 17.74 )ng·mL-1和 (1.190± 0 .70 7)ng·mL-1。血清 4种激素浓度在 3个年龄段间和月份-季节间的变化十分明显。GH、INS和T4浓度从 1月份到 3月份都有所下降 ,特别是GH浓度迅速由 1月份的 2 .913ng·mL-1下降至 3月份的 0 .793ng·mL-1,是此时生长牦牛在严寒和饥饿双重打击下 ,机体动员体组织贮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结果。INS、T4和T3 浓度在暖季表现出与牧草营养供应基本同步一致的变化规律 ,与机体加强合成代谢有关。GH在暖季维持相对稳定或稍高水平 ,但这一时期生长牦牛日增重达到 6 0 0~ 70 0g ,证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有提高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家畜生长之作用。血清INS和T4平均浓度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0 .738和 0 .80 5 (P <0 .0 1) ,说明血清INS和T4浓度是相对重要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讲授疾病发生、发展、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疾病防治措施的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构成了现代医学的三大基石。在“生物 -心理 -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下 ,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人才。如何加强教学管理 ,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目标 ,是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1 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 ,强化预防医学教学地位当前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经历“非典”、禽流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不同体质量阶段对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对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初生仔猪体质量、窝总产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系大白母猪胎次对窝总产仔数、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第4胎次比第1、第7胎次平均窝总产仔数分别提高1.02头和0.87头(P<0.05);第1、4、5胎次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显著低于第2、3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白猪窝总产仔数有显著影响,其中冬季进行配种的平均窝总产仔数比夏季、秋季进行配种分别提高0.63头和0.53头( P<0.05)。在屠宰性能上,屠宰体质量120 kg与80 kg、100 kg的屠宰率、肾脏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板油质量、脂肪率及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胴体性状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白猪的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00 kg和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评分分别比80 kg屠宰时增加0.67、0.65;肉色、pH值、肌内脂肪含量在不同屠宰体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屠宰体质量对屠宰率、脂肪率、骨率及大理石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雌性哺乳动物LH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雌性哺乳动物促黄体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及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阐明了促黄体素及其受体在卵泡的生长发育、优势化及排卵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营养和低温对母牛乏情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年龄4-5岁,膘情,体况相当,冬季不发情的健康母牛26头,分为3组,试验1组9头,搭建塑膜暖棚改造传统牛舍,并每头牛每天补充2kg饲料,试验日期从1998年12月1日至1999年6月1日,对3组母牛每月颈静脉采血1次并称重,分离出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的含量,结果表明,塑膜暖棚可提高畜舍温度(平均8.2℃),试验结束时,试验1组有6头发情,发情率6/9,试验2组有2头发情,发情率2/7,对照组10头全部未发情,试验初期,FSH,LH和E23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过程中,试验1组有2头发情,发情率2/7,对照组10头全部未发情,试验初期,FSH,LH和E23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过程中,试验1组E2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FSH和LH平均含量,3组差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家畜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青 《中国牛业科学》1994,20(1):44-45,38
4 转移基因技术现存问题 虽然猪、牛、绵羊、兔等多种家畜的基因转移近年来相继完成,但这一技术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使之在近期还难以成为家畜育种的有效手段。4.1 成本高,效率低 基因转移不仅要配置基因工程所必需的实验装置,以进行体外目的基因的分割、培养、重组。为了获取大量受精卵,还要有大批供体动物以资利用。另外,还要有较大数量的受体家畜。这在一般研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养殖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和目前治理的现状,提出了进行有机肥加工、建立沼气池、种养业结合、农牧一体化、循环发展的治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18.
TBP是真核生物的通用转录因子,在转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家猪TBP蛋白家族成员,对家猪TBP蛋白进行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对其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家猪TBP蛋白家族包含3个成员,染色体定位发现其中2个TBP基因分布在第1染色体上,另1个位于骨架上;3个TBP蛋白家族成员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188、273、376,其中1个为疏水性蛋白、2个为亲水性蛋白;TBP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部分,其家族成员的三级结构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9.
在动物生产中,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的发育质量是影响动物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活跃的组蛋白修饰变化,其中对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研究最多,活跃的组蛋白修饰变化在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及受精后早期胚胎的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动态修饰变化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生长牦牛血清钙和磷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吸收法和色谱法,对3组(G1:5~15月龄;G2:17~27月龄;G3:29~39月龄)生长牦牛血清中钙和磷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生长牦牛血清钙浓度为(10 235±0 809)mg/dL,与普通牛相当;但血清磷为(5 567±1 361)mg/dL,明显低于普通牛,导致血清钙与磷之比值较高,表明牦牛缺磷问题突出。各年龄段生长牦牛血清钙浓度顺序依次为G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