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4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1篇 |
农学 | 185篇 |
基础科学 | 344篇 |
291篇 | |
综合类 | 1643篇 |
农作物 | 90篇 |
水产渔业 | 195篇 |
畜牧兽医 | 1112篇 |
园艺 | 338篇 |
植物保护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38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229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土壤水是连接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关键因子,在地表径流、降雨入渗和植被蒸腾等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坝上高原地区不同雨量降雨事件中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将有助于深入探讨该区土壤水分含量的补给效应特性,对优化区域植被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的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北县草地、柠条灌木林、杨树乔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2019年4-10月连续土壤水分含量和降雨数据,分析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对大小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结果】(1)研究区主要降雨事件由小雨和中雨构成,但主要降雨量由大雨提供。小雨和中雨发生次数占比为81.58%,其贡献的降雨量仅占年总降雨量42.66%;大雨发生次数占比仅为18.42%,却提供了年总降雨量的57.34%。(2)4-10月杨树乔木林土壤水分含量均值显著高于草地(P <0.05),而柠条灌木林波动最为强烈。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均值分别为杨树乔木林(13.99±2.04)%>柠条灌木林(12.63±0.93)%>草地(10.67±2.77)%,土壤水分含量变异系数均值呈柠... 相似文献
12.
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种增加至41种,比投礁前增加了0.78倍,其中,蟹类种数增加最多,增加了1.75倍;在本底调查中没有出现的经济种类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在跟踪调查中已成为主要优势种;Shannon—Wienver多样性指数(H’)在礁区和对比区均比投礁前有所增加。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集鱼效果和群落结构明显改善,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科学研究的非盈利公益性国家科研机构。建所55年来,已经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多项,获各类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励108项,这些成果分别在各个时期为繁荣中国渔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谨就近5年南海水产研究所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时空分布情况,于1989-1993年和2003-2012年间每年3月份采集广东沿岸海域的近江牡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DDTs的含量,同时结合1980-1985年广东省海岸带污染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的残留量、时空分布和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其食用安全性与生物质量.结果显示,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检出率为96.9%,检出的样品中含量范围为0.11~76.3 ng/g,平均值是(3.87±7.40) ng/g.在时间上,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含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为显著下降阶段,2003-2007年先小幅反弹后略微下降,2008-2012年总体呈归于平稳的趋势,且该时段各年份间无显著差异.空间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珠江口岸段牡蛎体DDTs含量远高于粤东、粤西岸段,随着时间推移,3个岸段之间含量差距逐渐缩小,1989年之后各年间3个区域DDTs平均含量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DDTs的组分特征分析显示,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内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在1989-1993年和2003-2007年时段内可能有三氯杀螨醇来源的DDTs输入.结果表明,就DDTs而言,广东沿岸海域所有样品均未超我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近年来大部分站点牡蛎食用安全,生物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动物血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血液资源的理化和营养特性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动物血液产品在饲料、食品和医药工业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介绍了青海牦牛和藏羊特色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成果,并对动物血液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20.